隨著康緣藥業研發生產的散寒化濕顆粒正式開售,這款中藥產品對新冠病毒的治療效果與銷售前景也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為此,記者對康緣藥業總經理楊永春進行專訪,其表示,散寒化濕顆粒在武漢及全國疫情防控中被證實了擁有很好的臨床價值,所以對中藥抗疫充滿信心。
本期訪談人物:
康緣藥業總經理 楊永春
“重點圍繞散寒化濕顆粒等新上市產品,形成中藥優勢病種領域的強勢產品群。”
▍個人介紹
康緣藥業總經理
▍第一標簽
中藥抗疫的先行者
▍企業簡介
康緣藥業(600557.SH)秉承“現代中藥,康緣智造”的良好愿景,堅持創新驅動,以中醫藥發展為主體,并積極布局化學藥、生物藥等領域。公司目前主要產品線聚焦病毒感染性疾病、婦科疾病、心腦血管疾病、骨傷科疾病等中醫優勢領域,建立了國際先進的創新藥物研發體系,形成了“研發一代、規劃一代”的合理布局。
在抗擊新冠疫情早期,康緣藥業研發生產的獨家中藥品種熱毒寧注射液、金振口服液、杏貝止咳顆粒等就發揮了重要作用,筑起“中醫藥防疫屏障”,并先后被納入國家及地方新冠治療方案。此外,公司生產的“寒濕疫方”,在武漢覆蓋人群5萬人,使大量患者獲益,并于今年10月注冊為散寒化濕顆粒獲批上市。
隨著康緣藥業(600557.SH)研發生產的散寒化濕顆粒正式開售,這款中藥產品對新冠病毒的治療效果與銷售前景也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為此,記者對康緣藥業總經理楊永春進行專訪,其表示,散寒化濕顆粒在武漢及全國疫情防控中被證實了擁有很好的臨床價值,所以對中藥抗疫充滿信心。目前,散寒化濕顆粒產能可以滿足市場需要,后續會根據市場需求的擴大,將進一步實施產能的擴充工作。
另外,康緣藥業在經歷2020年的業績滑坡后,今年恢復了較高增長態勢。楊永春認為,此前公司品種眾多的核心優勢沒有充分顯現,因此公司正在關注非注射劑品種的增量空間,以及開拓院外藥房的零售市場。今年已經初步取得成效,預計全年銷售過億的品種將達到10個,相比去年有所增加。
根據康緣藥業此前披露的公告顯示,散寒化濕顆粒用于寒濕郁肺所致疫病,癥見發熱,咳嗽,咯痰等癥狀,是依據第六版至第九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的“寒濕疫方”研制開發而成。
對此,楊永春向記者介紹稱,散寒化濕顆粒的前身是“武漢抗疫一號方”,是中國科學院仝小林院士根據武漢疫病的情形,快速定下來病因、病性、病位,經過大量觀察后開出這個萬人使用的方子。“當時藥品供應極其困難,相關部門希望康緣藥業能夠給予支持。公司停下所有工作,全力以赴生產散寒化濕顆粒。”
據統計,散寒化濕顆粒在武漢覆蓋人群5萬人,使用72.3萬付,用藥患者無一例輕型或普通型轉為重型,在后續2年多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河南、吉林、江蘇等多省市,覆蓋人群達到30余萬人,使用220余萬付,使大量患者人群獲益。
在散寒化濕顆粒上市之后,不可避免地被市場拿來與同為抗疫中藥的連花清瘟顆粒進行比較。記者關注到,目前散寒化濕顆粒定價為每盒289元/盒(10g*10袋),連花清瘟的銷售價格約30元/盒(0.35g*48粒)。
對于二者之間價格差距較大,楊永春表示,藥品作為特殊商品,不能完全用價格指標來衡量價值,“散寒化濕顆粒是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按照中藥3.2類新藥審評要求完成審批的,處方由20味中藥材組成,日用生藥量近300g ,我們選擇優質的道地藥材,嚴格按照中藥炮制規范進行炮制并全過程采用智能化生產技術,相對而言,生產成本比較高,對產品定價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而散寒化濕顆粒作為治療新冠的中藥代表之一,若與阿茲夫定片等治療新冠的西藥代表比較如何?對此,有醫藥行業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西藥多數都是針對病原體的單靶點治療,而中藥更多的是在中醫整體觀指導下,既考慮病因病機,又結合患者自身體質和氣候環境等多種因素的綜合治療,中藥在這一點上存在一定優勢。從散寒化濕顆粒的療效看,近三年新冠疫情防治中經過了大量的臨床驗證及確證。”
據了解,由仝小林院士牽頭,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與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負責,開展了散寒化濕顆粒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隨機、對照、開放性臨床研究(臨床試驗注冊號:ChiCTR2200058080)。臨床研究結論證明,散寒化濕顆粒可很好地緩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臨床癥狀(發熱、咳嗽、乏力、咽痛等),能顯著縮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病毒轉陰時間、住院時間,提高轉陰率。其中,在縮短患者胸悶、惡心、肌肉酸痛癥狀消失時間方面,散寒化濕顆粒的療效較好。
值得注意的是,新藥研發是一項開發時間長、投入資金大的系統工程,從立項、研發到獲批上市,業內通常在8年以上。據康緣藥業此前披露,對散寒化濕顆粒的累計研發投入約7354萬元,并且實現了快速上市。
楊永春對記者表示,公司對散寒化濕顆粒的研發投入,主要以臨床研究投入占大部分,以及其它基礎研究等相關投入。此外,公司完全是按照新藥審批的流程,上市前經過了完整的臨床前藥學、藥理學、臨床研究等一般藥品研發流程,嚴謹扎實地完成了新藥上市注冊申請獲批。
之所以能快速獲批上市,楊永春對記者說,一是在武漢疫情期間的應用過程中,無一例病患出現輕型或普通型轉重癥的現象,臨床療效是非常明確的,同時產品已經有臨床數萬人的應用經驗及數據統計,臨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確證;二是國家對疫情防治非常重視,相關部門對該藥物的申報開辟了快速通道。
此外,楊永春表示,公司關于散寒化濕顆粒的產能,已經可以基本滿足市場銷售的需求。并且公司將隨時根據市場變化,來增加班次及產線,實現充分保證供應。目前,公司已經在實施散寒化濕顆粒與銀翹清熱片等新上市品種的產能擴大工作。
除了散寒化濕顆粒之外,據記者從康緣藥業了解到,該公司治療病毒感染性疾病產品豐富,抗感染線產品54個批準文號。其中,中藥43個,化藥11個。抗感染線產品治療疾病多樣,涵蓋新冠藥物、感冒藥物、止咳祛痰平喘藥物、清熱解毒藥物,抗菌抗病毒抗炎藥物等多種藥物。形成了以熱毒寧注射液、金振口服液、杏貝止咳顆粒、散寒化濕顆粒、銀翹清熱片等一批治療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產品。
此前康緣藥業的經營業績在2020年遭遇滑坡,2021年趨于穩定,2022年則恢復了較高增長態勢。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25億元,同比增長20.97%;歸母凈利潤2.81億元,同比增長35.83%。
對于業績波動,楊永春向記者表示,2019年公司的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進入醫保采購序列,實現快速放量,當年公司的營業收入達到了歷史新高。但是到了2020年之后,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在醫保談判中單價下降了超過70%,疊加新冠疫情影響,公司的營收的規模下降比較大。
“隨著公司關注運營質量與內部管理的提升,之后取得業績回暖,目前正在努力恢復并超過2019年的規模。”楊永春表示,針對現階段的市場,公司主要制定了四項經營戰略。
“一是穩增長,聚焦主業發展;二是擴大產能,滿足工業百億發展需求,目前正在實施新一輪技改工程;三是新業態加快培育,中藥配方顆粒項目已完成300多個品種的上市備案;四是新藥品種加快形成市場規模,重點圍繞以銀翹清熱片和散寒化濕顆粒為代表新上市產品,形成中藥優勢病種領域的強勢產品群。”楊永春對記者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資產負債方面,康緣藥業近年的應收賬款明顯壓降,截至9月底,公司賬面上的貨幣資金達11.87億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全部歸0。
對此,楊永春對記者介紹稱,公司的應收賬款在高峰期時達12億元,從2019年開始推進實現逐年降低,即使今年在營收增長20%的前提下,應收賬款仍然沒有太大變化。這體現了公司經營質量不斷改善。同時近年來公司現金回款的比例不斷增加,使得現金流表現穩定向好發展。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逐步清還銀行貸款,并在今年做出了清空短期借款的決策。
楊永春還表示,由于目前沒有大型的并購或投資行為,總體來看,公司暫時不太需要銀行借款。“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沒有新增任何的銀行借款。但隨著現金儲備增多,從資金使用效率考慮,也會有一些相應的舉措。”
另外,近年康緣藥業在資本市場上也較少有公開募集資金的舉措。對此,楊永春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不排斥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但會根據實際情況、實際需求來判斷是否要通過增發股份進行融資。“在比較慎重的情況進行合理的突破,我覺得這也是作為一個上市平臺的應有承諾。”
據悉,2021年2月,國家四部委發布《關于結束中藥配方顆粒試點工作的公告》,配方顆粒開始執行國標+省標備案管理,明確11月1日停止企標的生產。對此,康緣藥業方面認為,發展中藥配方顆粒符合國家政策方向,具有廣闊市場前景。截至目前,康緣藥業已完成333個中藥配方顆粒品種的上市備案。
楊永春對記者介紹稱,康緣藥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品種眾多,但在2019年以前,熱毒寧注射液單一品種占據了銷售結構的40%以上,核心優勢沒有完全體現出來。“我們也意識到問題的存在,著手把非注射劑品種、尤其是口服品種的增量提上去,目前非注射劑品種的銷售占比已經超過60%。”
此外,楊永春還對記者表示,公司今年4月份推出了股權激勵方案,在行權指標中明確,以公司2021年非注射劑產品營業收入為基數,2022年非注射劑產品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22%。“公司正是通過股權激勵這種方式,把未來的發展意圖與戰略方向,向市場做出了明確的指引和解釋。”
楊永春預計,康緣藥業全年銷售過億的品種將達到10個,相比2021年的8個,增加的2個品種是杏貝止咳顆粒、參烏益腎片,他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在熱毒寧注射液去年銷售額達到近年新低的情況下,通過公司營銷政策的改善和主管制的大力推行,今年開始逐步恢復市場規模,所以相比去年增長較高,但距離公司原10億以上的規模還有差距,仍需要努力。”
另外,康緣藥業目前主要以醫院銷售為主,OTC占比較低。楊永春對財聯社記者解釋稱,近年來公司正在積極布局院外零售市場,大力打造OTC體系及團隊,打造公司未來新的增長點。“公司也有黃芪精、六味地黃軟膠囊等具有中藥消費品屬性的產品,我們一直認為銷售情況沒有達到預期,正在進行改善。”
記者還關注到,今年中成藥集采已經出現大規模、常態化的趨勢,對于康緣藥業產品進入集采的情況與未來預期,楊永春稱,隨著醫保國談品種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和參烏益腎片經過多次醫保談判價格已暫時基本穩定,醫保國談品種的快速增長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目前正積極響應國家集采,最終結果尚不明朗,公司的非獨家品種原本銷售額較低甚至部分品種無銷售額,將可以通過集采放量。
記者:武超
編輯:曹婧晨
對話1000位行業領軍人物:安安訪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