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數據賽道外“另辟蹊徑”
本期訪談人物:
通聯數據CEO 蔣龍
“我們拋棄繁冗的分類索引,繞開當年‘圖書館’式的分類模式,轉而通過關鍵詞搜索、內容推薦等大數據分析方法調取用戶需要的關聯信息,以更大的信息密度和更高的效率匹配用戶多層次的數據需求。”
▍個人介紹
通聯數據首席執行官。2014年加入通聯數據,曾任職于微軟亞洲研究院、阿里巴巴集團等機構,擁有15年以上算法研發及10年以上技術管理經驗。
▍第一標簽
資管數智化創新實踐者
▍機構簡介
通聯數據股份公司(Datayes)是由金融和高科技資深專家發起,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投資成立的一家科技公司,長期目標是成為一家偉大的認知智能科技公司。作為業內首家基于認知智能的信息數據服務平臺,通聯數據致力于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科技與專業的投資理念相融合,為資產管理行業提供涵蓋數據生產、信息萃取、智能建模、投資輔助決策等一站式的數智化產品和服務,以更高效的信息交互方式、更科學全面的推理分析過程和更精準的預測能力,精準解決投資研究中的痛點,全面提升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效率、效能和效果,賦能投研、投資和投顧,推動資管行業高質量發展。通聯數據是專業投資機構的智能投資外腦,助力機構雙核運轉、快人一倍;是個人投資者的智能投資導航,助力更好實現投資目標。
無依據,不投資。面對呈指數級增長的數據,如何從茫茫數據之海中快速找到“有價信息”?通聯數據作為AI+HI的理念的首創者和實踐者,打造了以基礎、高頻、另類、特色等數據組成的數據服務和生態體系,形成扎實的底層數據聚合和處理能力,作為助力投資研究挖掘阿爾法收益的基礎,為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銀行、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提供覆蓋投資管理全流程的SaaS、金融大數據和數字化解決方案等產品和服務,幫助機構提高投資管理效率,拓展投資管理能力。
全球數據總量跟20年前相比,增長了多少?
答案是:上萬倍。
伴隨著原始數據在體量和時效性上的急劇增加,高效地從海量數據中挖掘核心價值,顯得愈發重要。
“在數據的提供方式上,由于無法連續、無法標準化等原因,大量的信息難以被事先規整好。因此,我們拋棄繁冗的分類索引,繞開當年‘圖書館’式的分類模式,轉而通過關鍵詞搜索、內容推薦等大數據分析方法調取用戶需要的關聯信息,以更大的信息密度和更高的效率匹配用戶多層次的數據需求?!笔Y龍表示。
隨著大量數據聚合終端的出現,目前傳統數據賽道越來越擁擠,投資者之間在傳統數據擁有和使用上的區別越來越小。如果想超越大部分投資者,需要擁有差異化的研究視野,以做出更全面的決策。因此,提供差異化信息的另類數據往往更具有投資價值。
“我們的判斷是,人們對初始未加工數據的需求會越來越少,更多的是會看一些加工后的、具有更高價值的數據。因此,我們會提供更多的另類數據,把精力聚焦在提供高水平的數據加工以及分析上。”蔣龍說道。
當然,信息所產生的價值,除了與數據方提供的分析方法以及呈現方式有關系,還有一部分和用戶的信息處理能力有關?!拔覀儠鶕脩舨煌哪芰μ峁┎煌墑e的信息。如果用戶自身分析能力很強,我們會保留更多原樣數據,讓用戶根據自己的邏輯、模型挖掘信息背后的價值。有的用戶更希望看到數據的意義和帶來的影響,我們就會像做預制菜一樣,對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等的再加工。同一個數據,我們會提供不同層次的處理方式,以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蔣龍表示。
當前,認知智能正在不斷快速發展,可服務的資管行業的場景和空間在持續擴大。通聯數據通過由國內一流行業研究員和算法工程師搭建的宏觀、行業、公司的研究邏輯和投研框架基礎,加上自身在認知智能技術和算法方面的積淀,在業內首家倡導“AI+HI”(機器智慧+人類智慧)人機結合的投資新范式。
“人腦的計算能力不足以處理爆炸式增長的巨量數據,而人工智能目前的智力還遠未達到成年人的水平。我們認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人機結合(AI+HI)的方式。當然,一開始HI可能會占80%,AI占20%。隨著AI技術的成熟,AI+HI在配合的過程中會磨合得越來越好,AI能夠完成的部分也會越來越多?!?蔣龍解釋道。
那么,人機在不同“表達體系”下如何更好的配合呢?蔣龍舉例說道:“AI的‘大腦’儲存的是二進制代碼,如果需要它明白人類語言,那么人機之間需要有一個可以促進理解的“信息中介”,知識圖譜就是用計算機可以理解的方式,把人的知識呈現出來的中介。你可以把任何信息、數據都關聯在知識圖譜上,計算機也會把所有的結論反映在知識圖譜上,以實現人機之間的同頻交流?!?/p>
商業上的突破離不開創新,但要在基本法則之內,步子不能邁太大。蔣龍表示,在SaaS產品運營模式上,通聯數據目前與萬得、同花順等金融信息服務商相似,將數據產品以賬號的形式按時間周期出售。不過,在傳統運營模式的基礎上,通聯數據也會做一些額外的探索。例如,系統完成分析之后可以通過AI自動生產內容;通過對數據加工、分析能力的持續迭代提高數據產品的附加值;為大批量采購的用戶提供本地系統集采代替單個賬號購買的服務等等。
在談及差異化布局時,蔣龍表示,海量的數據提高了信息處理的難度,通聯數據看到了用戶對基礎數據背后更深層次的分析需求,朝著數據分析的方向往前進了一步?!巴摂祿皇且粋€純粹的數據終端,而是數據終端的基礎上,加大了對多維數據分析的投入,是一個可以輔助投資者進行策略制定的智能數據分析平臺,這是我們和其他數據終端不一樣的地方?!?/p>
通常來說,“提質增效”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訴求”。不過,在蔣龍看來,響應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給用戶更好的體驗,才是重中之重。
“部分投資者習慣拿原始數據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模型分析問題,在使用通聯數據的數據產品時,可能會有些不適應。通聯數據的數據產品可以呈現完整的預測框架和分析結果,用戶在體驗到便捷的同時,可能需要花時間去理解通聯數據的模型和結論背后的分析過程。長期來看,通聯數據會搭建更加全面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礎上加快技術升級,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帶來更完美的用戶體驗?!?/p>
對話1000位行業領軍人物:安安訪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