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需要向支撐業務發展,管控業務風險靠近,越貼近前端和業務,安全才越有價值。
財聯社7月11日訊(記者 高萍)數字化轉型已成信托業共識,信托公司積極主動擁抱信息與數字科技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據了解,大部分信托公司設立了專門的金融科技部或信息技術部門歸口管理和推進金融科技轉型,另有近半數信托公司將金融科技轉型確定為公司戰略重點,并設計了明確的轉型目標及路線安排。但金融科技轉型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近日,平安信托運營中心總監龍健接受了財聯社記者專訪,暢聊金融科技給信托公司帶來的機遇以及面臨的痛點、難點。
在龍健看來,信托公司的科技轉型,是以賦能業務為核心,要真真切切滿足業務需求,做到“降本增效,防控風險,服務客戶”。當前,正處轉型期的信托業開始注重科技對戰略轉型、業務發展等方面的推動作用,諸如對于家族信托業務、陽光私募產品的發展等。但是從信托行業來看,金融科技投入距離銀行及券商還有較大差距,尚待提升。
此外,龍健認為,信托行業必須主動向銀行、保險等金融行業看齊,嚴格遵循監管要求,在監管要求的框架下搭建自身的信息科技治理體系。
金融科技服務家族信托、標品業務轉型
從新中國第一家信托公司成立至今,信托行業伴隨國家經濟穩步發展,至今已走進第四十三年。四十多年來,信托公司肩負歷史使命,歷經多次轉型。科技在信托業降本增效、防控風險、服務客戶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在金融科技投入方面,信托業整體投入保持穩健持續增長,2019-2021年信托行業累計投入超60億元,行業平均投入額從2500萬元提高到3300萬元。
信托業轉型期,金融科技的作用也尤為明顯。龍健告訴財聯社記者,科技有力賦能家族信托業務轉型發展。相比傳統資金信托,家族信托具有鮮明的特點,對信托公司的受托管理能力和科技系統支持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
龍健具體表示,諸如家族信托信托服務期限長、受益人分配需求個性化、受托財產類型多樣化、投資組合策略復雜、高凈值客戶對體驗要求高等。科技如何發揮作用?以平安信托為例,公司通過強化信息安全、線上化運營、一體化管理、智能化投資管理和便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等舉措發揮科技在銷售管理、投資管理和存續服務領域的支撐和引領能力,推動家族信托業務轉型發展。
其中,客戶對投資的安全、收益和流動性,尤其是流動性,非常關注。組合投資管理應以科學的流動性管理為前提,保障分配需求的同時,提高資金的投資使用效率。而利用科技,平安信托已搭建一套智能化流動性測算模塊,為投顧和產品運營提供精準的資金數據服務,應用于家族信托流動性管理工作中。此外,平安信托還較早在行業內進行智能化系統建設投入,確保信托財產管理過程中的數據防丟失和防篡改,降低人工操作風險。
不止在于家族信托,科技對于陽光私募業務跨越發展亦起到關鍵作用。近年來,標品業務已成為信托公司轉型的重要方向。龍健直言,要做大做強標品業務,沒有強大的系統和運營能力做后盾,是行不通的。近兩年,平安信托在標品能力建設方面,打通資金渠道、交易市場、投顧等主體和數據,致力于提升投研能力,提升估值效率,目前絕大部分產品實現T+0自動估值,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科技利用效能如何更大化?龍健在專訪中指出,首先,契合公司戰略轉型與業務發展,加強自主研發能力、加強金融科技團隊建設。此外,有效且全面執行數字化轉型。借助平安集團科技力量,打造線上化、智能化、生態化的信托科技運營系統。
即便科技在公司轉型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龍健一再強調,“業務第一,科技第二。”她表示,“有一個說法叫做‘成人達己’,我們發展科技的目標絕不是把自己變成一朵花,而是要真切幫助業務團隊達成他們的業務目標,同時也要不斷提高我們的智能化、系統化管理水平。”
金融科技AB面
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信托業可借助金融科技轉型發展。但金融科技的應用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隱患。當前,信托行業資產規模位居金融行業第二,影響范圍廣。金融行業信息科技也有著風險破壞性大、突發性強、資金損失風險高的特點。信托業面臨日趨嚴峻的信息安全形勢。
“信托公司在信息安全領域基礎薄弱,缺乏統一的行業安全標準,距離銀行、證券行業還有明顯的差距。”龍健具體解釋,信托公司信息安全投入相對不足,缺乏專職安全人員;同時,核心技術無法自主控制,存在嚴重依賴供應商的情況,第三方外包風險上升。此外,信托公司數據保護能力也相對薄弱,個人信息保護體系不健全。
信息安全對于信托業務的重要性則不言而喻。龍健表示,隨著信托業數字化轉型浪潮的推進,信息系統對信托業務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凸顯,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信息安全作為底層能力支撐,對業務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不可忽視。
信息安全已成為信托業務合作準入門檻。龍健透露,商業銀行普遍增強自身信息安全能力,同時為防范因外部合作導致安全風險,對合作方提出了明確的信息安全門檻要求。未來,預計信托公司如期望加強與銀行、大型互聯網機構的業務合作,必須符合相關領域信息安全標準。
“不同的信托業務對信息安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客戶個人信息、敏感交易數據保護,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是信托業信息安全建設的重中之重。” 龍健強調。
信托公司信息安全水平參差不齊 需盡快啟動標準建設工作
在龍健看來,金融科技風險作為唯一可能導致全部金融業務瞬間癱瘓的風險,必須主動向銀行、保險等金融行業看齊,嚴格遵循監管要求,在監管要求的框架下搭建自身的信息科技治理體系,解決基礎性、體系性缺失的問題。
“信托公司信息安全建設應聚焦應用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方面,明確信息安全基線作為信息系統建設的底線要求。” 龍健指出,平安信托近期發布的業內首份《信息安全白皮書》創新性地提出“組織、制度、技術、運營、監督”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方法論,即自上而下的組織體系、相輔相成的制度體系、縱深防御的技術體系、前置貫穿的運營體系、聯防聯控的監督體系,以此筑牢信息安全“壓艙石”,切實落實客戶信息保護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信托公司信息安全水平參差不齊,龍健認為,需盡快啟動信托行業信息安全標準建設工作。通過制定信托行業信息安全標準,明確信托行業信息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從而幫助不同規模、側重不同業務的信托公司提升信息安全水平,促進整個信托行業信息安全能力的持續增強,逐步提升信托行業信息安全工作的標準化、專業化水平。
“金融行業業務和信息系統不斷云端化是不可阻擋趨勢,公有云和私有云突破傳統安全防護邊界,信息安全防護面臨新的挑戰,信息安全的防控重心向前端靠近。” 龍健補充道,信息安全需要向支撐業務發展,管控業務風險靠近,越貼近前端和業務,安全才越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