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港股創新藥概念逆勢加速上行,哪些個股備受關注? ②政策面利好短線發酵,機構如何看待行情趨勢?
財聯社7月3日訊(編輯 馮軼)今日港股創新藥再度逆勢拉漲,短線呈加速上行態勢。截至發稿,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大漲近4%,有望沖擊三連漲。
個股方面,華昊中天醫藥-B(02563.HK)大漲近20%,康方生物(09926.HK)漲逾14%,基石藥業-B(02616.HK)、歌禮制藥-B(01673.HK)雙雙漲超10%,信達生物(01801.Hk)等多只個股也跟漲超4%以上。
消息面上,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印發了《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加大創新藥研發支持力度、支持創新藥進入基本醫保藥品目錄和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支持創新藥臨床應用、提高創新藥多元支付能力、強化保障措施五個方面提出16條措施。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這一政策表明了國家支持創新藥全鏈條高質量發展的決心,通過構建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創新藥研發新局面,提高創新藥多元支付能力和可及性,進一步提升創新藥的市場空間。
另一方面,本周不少藥企的在研管線也不斷出現新進展,對板塊行情帶來助力。
例如,基石藥業-B(02616.HK)公告首次披露兩款自身免疫/炎癥性疾病全新雙抗分子靶點,目前均處于臨床前候選化合物(PCC)確認階段;歌禮制藥-B(01672.HK)披露小分子口服GLP-1R激動劑ASC30美國13周IIa期研究完成首批肥胖或超重受試者給藥。
而市場也的確對管線進展十分敏感,上述兩家公司在公告后,日內均拉漲超10%。
此外,康方生物午后加速上行,主要受益公司自主研發的首個雙抗ADC藥物AK146D1,治療晚期實體瘤的Ia期臨床研究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的消息。
行業層面,據國家醫保局披露,2018年至2024年,我國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數量呈現明顯上升趨勢,2024年獲批數量達48種,是2018年的5倍以上,今年上半年獲批數量已近40種,井噴效應明顯。
綜合來看,隨著國家集采趨于穩定、創新藥醫保準入節奏加快,具備差異機制、滿足未被滿足臨床需求的品種成為未來放量核心。
醫保局資料還顯示,目前新藥從獲批上市到納入醫保目錄獲得報銷的時間,已從原來的5年左右降至1年左右,約80%的創新藥可以在上市2年內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太平洋證券分析指出,據監測,截至2025年5月,醫保基金對協議期內談判藥品累計支付4100億元,帶動銷售超6000億元。《措施》的出臺標志著創新藥可及性會進一步提高,醫保基金對創新藥的傾斜力度也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