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瑞銀證券孟磊指出,目前五類資金結構分化主導市場風格; ②貿易政策雙變量定配置路徑,五類情景應對宏觀迷霧。
財聯社6月30日訊(記者 吳雨其)上證指數在3000點上方反復拉鋸,市場情緒在政策預期與貿易摩擦的夾縫中搖擺。6月30日下午,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在媒體分享會上指出,當前投資者對下半年宏觀圖景普遍感到“迷?!薄忻蕾Q易走向、政策刺激力度與國內經濟數據三大關鍵變量均缺乏明確答案。
在此背景下,傳統的宏觀總量分析框架面臨挑戰,資金結構流向與市場風格博弈反而成為破解A股震蕩迷局的關鍵線索。
孟磊拋出了核心研判:下半年A股將延續震蕩態勢,但中期有望迎來溫和上行。
盈利端,受益于低基數效應,滬深300全年盈利增速預計維持在6%左右,呈現逐季改善趨勢;估值端,盡管股權風險溢價已處于歷史均值上方一倍標準差,A股相對新興市場存在12%-13%折價,但破局需待三大催化劑:政策進一步寬松、中長線資金持續入場以及結構性改革深化。當宏觀迷霧籠罩市場,追蹤五類主力資金的動向成為撥云見日的現實路徑。
五類資金角力:市場風格分化的底層邏輯
市場波動的背后,是不同屬性資金的流向博弈。孟磊通過歷史數據與資金行為分析,勾勒出五類資金的主導邏輯及其對市場風格的塑造作用。
“國家隊”成為穩定市場的壓艙石。中央匯金公開宣示其“類平準基金”職能后,其資金動向與市場關鍵點位形成強關聯。“每當上證綜指跌破3000點,滬深300ETF就會出現顯著放量?!泵侠趶娬{,這類資金集中配置于大市值藍籌,顯著封堵市場下行空間,“3000點關口是牢不可破的”。這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戰術思路:若外部沖擊再度引發市場波動,恰是逢低布局的窗口期。
中長線資金則掀起一場“高股息進化論”。險資等長期投資者并非簡單追逐高股息率,而是以“七到十年穩定分紅能力”為核心篩選標準。孟磊直言:“高股息投資正在‘縮圈’?!蹦茉?、煤炭等周期股雖股息誘人,但長期可持續性存疑;真正符合險資“商業模式穩定、高ROE、低估值”三角框架的,僅有銀行、電信運營商及公用事業板塊。這與“國家隊”偏好形成共振,共同支撐高確定性板塊。
快錢與量化基金則主導著小盤股的狂歡。中證1000跑贏滬深300約20個百分點,與日均成交額飆升高度同步?!岸喑鰜淼某山涣坑蓚€人投資者和快錢貢獻,他們偏愛高彈性的主題投資。”孟磊指出,這類資金與無股息的小盤股高度重疊,只要日均成交維持在1.2萬億以上,小盤股占優格局便難逆轉。量化基金的“市值下沉”策略(從500億市值下探至小微盤)進一步強化該趨勢。但風向轉變的警哨可能來自兩方面:消費刺激政策超預期發力,或成交量跌破萬億關口。
第四類基金為公募基金。孟磊表示,食品飲料、家電、新能源等公募重倉領域表現疲軟,根源在于增量資金枯竭?!?021年前認購的基民多數虧損,三年內六成基金跑輸基準,三成跑輸超10個百分點。”即便基本面穩健如家電板塊,缺乏新發基金輸血也難以啟動行情。不過,他也指出,隨著市場表現的回暖,對主動型基金的資金凈流入有望回升,從而形成正向循環。屆時,公募資金所主導的相關行業的股價表現或將迎來上行機會,從而推動行業/市場風格切換。
南下資金則成為港股跑贏A股的推手。2025年上半年南下凈買入逾6337億元,同比激增115%??紤]到港股市場擁有獨特的人工智能和新經濟敞口,且內地投資機構對港股的敞口距離上限還有較遠的距離,瑞銀預計下半年南下資金或呈持續凈流入態勢,但流速或邊際放緩。“疊加美聯儲降息預期下美元趨弱,離岸流動性環境優于在岸,H股相對A股的優勢或在下半年延續?!泵侠诜治觥?/p>
應對不確定性:五大情景下的配置地圖
面對難以預判的宏觀前景,瑞銀構建了基于“貿易摩擦方向”與“政策刺激力度”二維變量的五類情景框架,為投資者提供應對指南。
貿易摩擦的走向是核心變量之一。若摩擦緩解,出口導向型行業及高beta的科技(TMT)板塊將直接受益。反之,若摩擦升級,市場避險情緒將推升國防軍工、自主可控產業鏈以及優質防御性板塊(如前述的精選高股息股)的配置價值。
國內政策刺激的力度則是另一關鍵維度。強有力的財政、貨幣及房地產政策出臺,將顯著提振內需消費鏈及房地產相關板塊。孟磊在分享會提及政策寬松的預期:“我們預期有20個基點左右的降息狀態,疊加一部分的降準?!比粽吡Χ葴睾?,則資金可能繼續圍繞消費服務、人工智能等主題性機會進行布局。
具體來看,倘若中美貿易緊張緩和,疊加國內宏觀政策緩和,出口型行業如家用電器、電子、紡織服飾、輕工制造等,以及消費服務、高beta(TMT、非銀金融等)在寬松環境中同步走強;若貿易緩和但政策刺激力度較小,資金還可能轉向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駕駛)、醫藥等。
反之當中美摩擦升級時,配置邏輯將轉向風險對沖。若此時政策強勢發力,內需消費(食品飲料、家電)、人工智能(TMT、機器人、智能駕駛)、高股息(銀行)、房地產將成為核心投資方向,若政策應對溫和,市場避險情緒將推動資金高度聚集于國防軍工、人工智能、高股息、農林牧漁等行業,能源安全主題同步凸顯。
若貿易摩擦升級、宏觀政策力度較為有限或沒有增量政策在下半年推出時,市場將繼續由資金結構主導方向。投資者需堅守高股息(銀行)、公用事業、自主可控以及國防軍工等核心品種。(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