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首先,“贏家”和“輸家”之間的估值價差已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這在股票市場以及美元相對于其他貨幣的價值變動中,均有所體現。 ②其次,由于標普500指數、科技板塊以及股票集中度(至少在美國)均達到歷史新高,股票作為一個資產類別已變得異常集中。
財聯(lián)社6月27日訊(編輯 瀟湘)隨著標普500指數周四再度收漲,這一美國基準指數距離改寫2月創(chuàng)造的歷史收盤高位紀錄6144.15點,徹底只剩下了最后的臨門一腳。
不過,在這一美股臨近再創(chuàng)新高之際,高盛全球策略主管彼得·奧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卻多多少少依然潑上了一些冷水。他認為,市場廣度惡化與美元走軟的背景,正重新引發(fā)市場集中度過高的隱憂。
奧本海默目前依然秉持著其多元化投資的策略。他認為,回歸更多元化投資方式的理由反映了兩個因素:
首先,“贏家”和“輸家”之間的估值價差已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這在股票市場以及美元相對于其他貨幣的價值變動中,均有所體現。
其次,由于標普500指數、科技板塊以及股票集中度(至少在美國)均達到歷史新高,股票作為一個資產類別已變得異常集中。
奧本海默及其團隊指出,自今年年初以來,中國經濟韌性增強及德國財政政策提振,已開始吸引投資者關注美國以外的一些低估值市場。而美國赤字的攀升及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則推高了美元的風險溢價。可以看到,盡管美國與其他地區(qū)的利差擴大(美聯(lián)儲按兵不動而其他非美央行大舉降息),但美元仍出現持續(xù)貶值。
高盛的資產配置團隊還表示,外匯已成為多資產投資組合風險的主要驅動因素——對于以歐元為基礎的投資者而言,外匯波動已貢獻了投資組合波動性的20%-30%。
盡管過去幾周的地緣政治事件緩解了美元的下行壓力,但高盛的外匯策略師認為美元仍面臨進一步走低的風險。
他們指出,關稅的設計和廣泛應用意味著美國企業(yè)和消費者將承擔關稅上調的主要沖擊。因此,關稅將削減美國企業(yè)的利潤和美國家庭的實際收入,而這些正是過往支撐“美國例外論”和強勢美元的驅動力量。
奧本海默認為,由于投資者對美元價值產生質疑,美國利率也持續(xù)上升,導致美國債務利息成本創(chuàng)歷史新高,并給預算帶來了進一步的壓力。
盡管高盛已開始看到投資者在地域上和跨因子上拓寬投資敞口的初步跡象,但全球股票投資組合的集中度風險依然很高。尤其是隨著大型科技股從先前的低點強勁反彈,美國市場的廣度正再次下降。
無可否認,這些占主導地位的公司的盈利一直很強勁,但如下圖所示,前十大巨頭公司在標普500指數中所占的市場市值份額的增長速度,其實要超過了其相對盈利份額的增長速度。
這表明,經風險調整后,即使指數層面的絕對回報前景相似,但進行區(qū)域多元化投資的動機依然具有吸引力……
因此,回到最初的探討,奧本海默得出的結論是,“多元化時代”(遠離美元/科技資產)仍將持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