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英方軟件董事長兼總經理胡軍擎認為,中國軟件的競爭,不是性價比的競爭,是功能、可靠性、平臺適配性的競爭; ②企業如果能率先支持國產化數據庫、操作系統、應用以及硬件平臺,就可以在整個市場競爭中取得先機。
《科創板日報》6月11日訊(記者 張洋洋)“中國軟件的競爭,不是性價比的競爭,是功能、可靠性、平臺適配性的競爭。”近日,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當談及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和市場機遇時,英方軟件董事長兼總經理胡軍擎如是說道。
當前,國內企業出于對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的考慮,優先考慮選用國產服務器、數據庫等軟硬件設施已成為新趨勢。
胡軍擎認為,從PC時代到互聯網時代,如今進入到AI時代,企業數字化轉型等場景對數據的需求和依賴會逐步增加。過去數據行業,包括容災備份領域,很大程度依賴于國外數據保護軟件,海外產品在國內的占有率很高,而近兩年,行業不斷國產化,國內基礎軟件蓬勃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國產廠商與國外的競爭策略已經不僅僅是“拼”性價比,如果能率先支持國產化數據庫、操作系統、應用以及硬件平臺,就可以在整個市場競爭中取得先機。
作為中國數據復制行業及災備行業第一股,不久前,英方軟件發布了面向復雜IT環境推出的全新一代備份系統i2Backup V9,集“統一管理、智能調度、全平臺兼容、高可擴展、安全可信”于一體,旨在打造覆蓋全場景的數據保護解決方案。
據公司方面透露,i2Backup V9已經部署于中國工商銀行,替代了原有國外備份系統,實現PB級別核心金融數據的穩定保護。信創適配方面,i2Backup V9已全面兼容飛騰、鯤鵬、龍芯等主流國產硬件平臺,適配主流信創數據庫與操作系統。
根據《中國數據復制與災備白皮書》數據,數據安全受關注,災備產業快速壯大,到2028年,中國災備市場出貨額將從2023年的56.9億元增至92.7億元。
數據被喻為“21世紀的石油”,而數據復制是核心技術手段。數據顯示,中國災備行業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08.2億元升至2020年的290.7億元,近5年平均復合增長率21.86%,預計2025年達518.4億元。
白皮書認為,行業持續發展趨勢不變,新需求將不斷涌現。在中國市場增長調整背景下,企業迎來一些新機遇,國產化成潮流,國產廠商的發展空間將拓展。
英方軟件副總經理兼CTO周華表示,現階段,從底層的操作系統到芯片和上層應用數據庫等基礎軟件必須要創新。
胡軍擎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現在企業對于數據的認知也有了很大提升。
以往數據資產”更多是一個技術口號,企業主要關注業務系統的穩定性,數據只是其中的副產品。但進入數字化階段之后,數據變成了業務邏輯本身的組成部分,它支撐著運營、風控、定價、合規等幾乎所有面向外部的策略決策,數據的容災保護也就更受重視。
“現在多個法律條例已經對數據保護做出了明確規定,哪一類數據是要時時刻刻保護的,哪一類是需要兩地三備份的。”胡軍擎說認為,目前國產化軟件依然處于加速追趕過程中,市場前景依然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