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陸家嘴金融沙龍”第13期活動在上海浦東成功舉辦,和譽醫藥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徐耀昌分享了他在中國生物醫藥領域的豐富經驗和深刻見解。 ②徐耀昌認為,在資本市場的支持下,中國生物醫藥企業正逐步跨越從國內到國際的鴻溝。
財聯社6月5日訊 5月30日,“陸家嘴金融沙龍”第13期活動在上海浦東成功舉辦。沙龍中,和譽醫藥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徐耀昌分享了他在中國生物醫藥領域的豐富經驗和深刻見解。
擁有超過25年的新藥研發和管理經驗的徐耀昌,首先回顧了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起步與發展歷程。2003年至2007年,中國CRO企業迎來爆發期,憑借豐富的人才儲備和較低的成本,承接了大量來自歐美的研發訂單。這一階段,中國作為全球生物醫藥研發的重要技術支持方,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和經驗。
2007年至2012年,張江地區因其優越的科研環境和政府支持,成為眾多跨國藥企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的首選之地。禮來、羅氏、諾華、阿斯利康等知名藥企紛紛入駐,為中國科學家提供了寶貴的學習和實踐機會。在此過程中,中國科學家們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
2014年開始,中國資本市場的活躍和醫藥審批改革的推進,為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眾多生物醫藥企業不斷涌現。
徐耀昌指出,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具有顯著優勢:一是中國擁有大量優秀的科研人才,他們勤奮、專業,能夠在多學科交叉的創新藥研發中發揮重要作用;二是中國政府對生物醫藥產業的大力支持,以及國內臨床醫院和醫生的高效協作,都為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中國創新藥在國際會議上的展示比例不斷增加,專利數量也已超過歐美,顯示出中國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
“隨著行業的發展,國外公司對中國生物醫藥質量的認可度正在逐步提升。”徐耀昌分享道,這主要得益于中國公司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國內臨床醫院和醫生對數據質量的嚴格把控。經過多年的積累,中國在早期研發和臨床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進步,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國外水平。
整體來看,徐耀昌認為,在資本市場的支持下,中國生物醫藥企業正逐步跨越從國內到國際的鴻溝。一方面,中國生物醫藥企業具備了走向全球的實力和潛力;另一方面,隨著更多創新藥的推出和國際合作的加強,中國生物醫藥企業將在全球舞臺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為全球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