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華森制藥上周五發布機構調研紀要表示,目前子公司華森英諾已經擁有7個自主立項的1.1類創新藥在研項目,潛在適應癥覆蓋腫瘤及自免性疾病領域。二級市場上,華森制藥上周五收盤斬獲4連板。 ②梳理近一周機構最為關注的行業板塊(附表)、上市公司名單(附股)以及創新藥行業最新調研。
財聯社6月2日訊(編輯 宣林)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今日,滬深兩市近一周共389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按行業劃分,機械設備、電子和基礎化工行業接受機構調研頻度最高。此外,建筑裝飾、國防軍工等行業關注度有所提升。
細分領域看,半導體、通用設備和汽車零部件板塊位列機構關注度前三名。此外,軟件開發、塑料等行業機構關注度提升。
具體上市公司方面,據Choice數據統計,三友聯眾和大族激光接受調研次數最多,均達到4次。從機構來訪接待量統計,瑞邁特、華利集團和科興制藥排名前三,機構來訪接待量分別達75家、72家和64家。
市場表現看,創新藥概念股本周表現活躍。華森制藥上周五發布機構調研紀要表示,目前子公司華森英諾已經擁有7個自主立項的1.1類創新藥在研項目,潛在適應癥覆蓋腫瘤及自免性疾病領域,適應癥及潛在適應癥包含嗜血細胞綜合征(HLH)、青光眼、腫瘤免疫以及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多種實體瘤。其中進度最靠前的注射用鹽酸ORIC-1940正在進行臨床Ia/Ib期的研究。注射用鹽酸ORIC-1940靶點作用機制明確,效價高,安全性好,可能將是我國首個用于繼發性噬血細胞性組織淋巴細胞增多癥(HLH)的原研1類創新藥。另外,公司計劃在今年底之前與明年第一季度分別提交另外兩個項目的IND申請。
二級市場上,華森制藥上周五收盤斬獲4連板。
健康元上周五發布機構調研紀要表示,近年來,公司堅定推進創新轉型戰略,處方藥板塊聚焦呼吸、消化、精神、輔助生殖、鎮痛等集團優勢治療領域深度布局一類創新藥。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構建起涵蓋11個管線的呼吸創新藥矩陣,其中6個項目已推進至臨床II期或以后階段。此外,一類流感創新藥瑪帕西沙韋于2024年8月報產,目前公司正在全力推進該產品的上市工作;針對該藥物的干混懸劑型研發工作也在順利推進,即將進入臨床階段。
益方生物上周五發布機構調研紀要表示,公司是一家創新藥研發企業。目前公司產品管線包含兩款對外授權的上市產品、一款處于注冊臨床試驗階段的產品、兩款處于 II 期臨床試驗階段的產品以及多個臨床前在研項目。
陽光諾和上周五發布機構調研紀要表示,截止2024年底公司研發項目累計已超430項,其中新立項自研項目達89余項。在創新藥研發方面在研產品主要應用在鎮痛、腎病與透析、腫瘤輔助、心腦血管、抗菌用藥等適應癥領域,并有多個創新藥在研項目在國內無相同產品上市,競爭格局良好,極具市場價值。
方盛制藥上周四發布機構調研紀要表示,公司自主研發的中藥創新藥養血祛風止痛顆粒已于2024年9月13日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上市許可申請并收到《受理通知書》,目前正在審評審批中。此外,2025年,公司將繼續圍繞渠道下沉與提質增效下功夫,同時推動品牌建設,高質量拓展中藥創新藥的市場占有率,穩步推進各項研發項目。
神州細胞上周二發布機構調研紀要表示,公司已實現商業化的產品包括,1個重組蛋白藥物安佳因?、4個抗體藥物(安平希?、安佳潤?、安貝珠?、安佑平?),治療領域包括血友病、多種自免疾病及惡性腫瘤。在研產品方面,14價HPV疫苗產品SCT1000已完成III期臨床研究的第三針接種,目前仍處于隨訪階段。以差異化競爭優勢為目標自主研發的多個創新生物藥及疫苗,包括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強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IL-17單克隆抗體注射液SCT650C等。
德源藥業上周二發布機構調研紀要表示,DYX116是公司與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1類新藥,是一種化學合成的單分子GIPR/GLP-1R/GCGR三重激動劑多肽,對糖/脂代謝的調節功能具有協同作用。目前正在進行I期臨床試驗,如進展順利,預計2025年底完成I期臨床試驗。DYX216是公司與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用于難治性高血壓治療的1類新藥,目前已初步確定潛在的臨床前候選化合物。
麗珠集團上周一發布機構調研紀要表示,在消化道疾病領域,公司在PPI產品的基礎上積極布局P-CAB片劑及針劑產品,目前P-CAB片劑產品已處于臨床三期。在輔助生殖領域,公司已建立一套覆蓋從促排卵、黃體支持到誘發排卵的全周期產品。重點產品重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已于今年1月報產,后續上市將成為目前國內唯一具備出海條件的同類產品。在精神神經疾病領域,公司在研管線布局邏輯清晰,構建起覆蓋多元場景的長效治療矩陣。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已于今年獲批上市,注射用阿立哌唑已提交上市申請,棕櫚酸帕利哌酮注射液計劃在本年內申報上市。
眾生藥業上周一發布機構調研紀要表示,創新藥研發管線布局方面,公司已建立多模式良性循環的研發生態體系,構建自主研發為主、合作研發為有效補充的研發模式,主要聚焦代謝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疾病領域。截至目前,公司已有2個創新藥項目獲批上市,多個創新藥項目處于臨床試驗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