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港股汽車股6月首日走弱,市場聚焦哪些風險? ②銷量利好仍難敵價格戰內卷反噬,對后市有何深淵影響?
財聯社6月2日訊(編輯 馮軼)受新一輪價格戰消息影響,今日港股汽車板塊跌幅居前,部分車企股價已續創近一個月新低。
截至收盤,廣汽集團(02238.HK)跌超3%,蔚來-SW(09866.HK)、理想汽車-W(02015.HK)均跌超2%,比亞迪(01211.HK)、吉利汽車(00175.HK)也明顯跟跌。
消息面上,近日,工信部、中汽協紛紛發聲表示反對汽車價格戰。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將加大對汽車行業“內卷式”競爭整治力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明確表示,支持企業通過正常的方式參與市場競爭,堅決反對無底線的“價格戰”。
值得一提的是,東莞證券5月30日的報告指出,25年以來已有眾多家合資和自主品牌推出一口價方案,部分車型進一步讓利,成為汽車促銷新方式。
而降價策略也確實給車企帶來了銷量紅利,近日比亞迪等車企及多家造車新勢力相繼公布5月銷量數據,取得不俗增長。
6月1日,比亞迪公告前5月累計銷量為176.34萬輛,同比增長38.70%;零跑汽車5月全系交付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48%;吉利汽車5月銷量達23.52萬輛,同比增長約46%;小鵬汽車5月交付新車33525輛,同比增長230.43%,連續七個月交付量超過3萬輛。
不過,正是由于銷量增長的刺激,也令車企愈發依賴“以價換量”這一內卷式的競爭策略。
近日,比亞迪又推出新一輪限時促銷活動,王朝網、海洋網兩大系列共22款智駕版車型參與,最高優惠可達5.3萬元,活動預計持續至6月30日。行業龍頭帶頭降價,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車企業績的擔憂。有分析稱,比亞迪此舉有望提升銷量,但也會進一步加劇整車行業競爭。
數據顯示,2024年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4.3%,低于整個下游工業利潤率及2023年水平;今年一季度,利潤率進一步下降到3.9%。一邊是屢創新高的產銷量和良好口碑,另一邊卻是“越造越賠”“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綜合來看,盡管當前國內車市在“兩新”、“國補”等政策帶動下銷售火熱,但車企反而在“價格戰”的陰影下陷入只賺銷量不賺錢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高盛分析師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戰應該還會繼續持續一段時間,現在還不到價格戰結束和行業整合的時間點。
華泰證券還提示稱,競爭加劇或導致車企虧損。此外,關稅政策等風險也可能導致車企出海不及預期。上述風險也都值得投資者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