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實現首個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后,奧賽康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每年都有1個1類創新藥獲批; ②公司希望通過仿制藥的迭代更新,來保障現金流的持續穩定,減少對資本市場的融資依賴; ③抗腫瘤1類創新藥ASKB589處于III期臨床受試者入組階段,有望成為首個上市的國產CLDN18.2單抗。
財聯社5月29日訊(記者 武超)隨著過去幾年推動業務結構調整、完善研發管線布局,奧賽康(002755.SZ)轉型發展的成果正逐步兌現,于2024年扭轉了連續兩年的虧損局面。今日召開的股東會上,奧賽康管理層人士介紹,在今年初公司實現首個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后,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每年都有1個1類創新藥品種獲批。
財務數據顯示,奧賽康消化類產品的營收從2019年的33.66億元(營收占比74.49%),逐步下降至2024年的2.70億元(營收占比15.18%),但同期,抗腫瘤類產品的營收從10.19億元(營收占比22.56%)提升至63.12億元(營收占比35.51%),成為公司營收占比最高的類別。另外,抗感染類、慢性病類產品在2024年分別取得74.94%、57.65%的同比收入增速。
新品獲批方面,2024年至今,公司有9款新品獲得上市許可,其中,主要適應癥為抗腫瘤的利厄替尼片(三代EGFR抑制劑)、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均是在2025年內獲批,利厄替尼片也是公司首個獲批上市的1類創新藥。目前,公司還有8款公開的新品已遞交上市申請,類別均為仿制藥。
奧賽康管理層人士認為,公司追求穩健的發展路徑,一直沒有放棄仿制藥的研發管線及市場拓展工作,今年預計可能會有5個仿制藥品種能夠獲批上市。
“因為創新藥研發的資金投入較大、面臨風險較高,所以希望能夠通過仿制藥的迭代更新,來保障現金流的持續穩定,并減少對資本市場的融資依賴。公司現在的路線就是以仿制藥的既得利潤,來反哺支持創新藥研發?!痹撊耸糠Q。
據奧賽康介紹,公司在創新藥BD方面分成兩個團隊,一個團隊主要工作是針對比較成熟的品種,包括仿制藥與涉及創新屬性的2、3類藥;另一個團隊則通過自主研發與引進合作雙向發力,從源頭開發自有新藥技術平臺及具有高度差異化的生物創新藥,包括今年獲批上市的利厄替尼片,就是由公司與外部科研院所聯合開發,目前還正在與信達生物(1801.HK)聯手快速推動商業化進程。
管理層人士表示,公司將階梯式地開發處于不同階段的新產品,且一直在尋找、孵化具有商業化潛力的創新藥品種,不管是資金的絕對值投入,還是工作人員的各方面精力投入,都會將資源著重地向創新藥板塊傾斜。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每年都能有1個1類創新藥品種獲批上市,并在商業價值的轉化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據悉,目前奧賽康的研發及臨床產品管線中,抗腫瘤1類創新藥ASKB589的進展最值得關注。該品種正處于III期臨床受試者入組階段,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道腫瘤研討會公布的臨床二期數據顯示,ASKB589三聯治療方案在胃癌療效數據上優于靶向聯合化療,被券商研報認為有望成為首個上市的國產CLDN18.2單抗。
另外,本次股東會上還審議了奧賽康202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在2023年度由于凈利潤為負數、不進行利潤分配之后,公司2024年度擬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20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總額1.11億元(含稅),占當年度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的比例為6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