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港股創新藥板塊全線上漲,有何利好值得關注? ②年報顯示多家藥企進入業績收獲期,是否預示盈利拐點來襲?
財聯社3月27日訊(編輯 馮軼)今日港股醫藥股再度走強,多只個股漲幅超兩位數,相較短線持續回調的大盤行情盡顯強勢。
截至發稿,信達生物(01801.HK)漲超17%,三生制藥(01530.HK)、科倫博泰生物-B(06990.HK)均漲逾10%,雙雙實現年內翻倍走勢。
此外,藥明生物(02269.HK)、百濟神州(06160.HK)等行業龍頭股也強勢拉漲,整個板塊漲幅超5%的公司數量多達十余家。
消息面上,近期多家港股創新藥企發布財報,業績集體爆發成為推動板塊行情的又一新催化劑。
3月26日,信達生物(01801.HK)公布2024年業績,公司總收入約94.22億元,同比增長51.8%;虧損9463.1萬元,同比大幅收窄90.8%。而更為市場所關注的是,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下,信達生物實現首次盈利,同比扭虧凈賺近3.32億元。
此外,另一家短線大幅拉漲的創新藥企三生制藥(01530.HK)也同樣受到業績利好催化。
3月25日,三生制藥發布2024年業績,取得收入91.08億元,同比增加16.5%;凈利潤20.90億元,同比增加34.9%。
三生制藥還透露,2025年公司積極籌備自研或合作創新藥的市場準備工作。隨著臨床研究和申報流程的推進,公司預計2025年起集團將每年有重點新藥進入商業化階段。
而上周就公布業績的中國生物制藥(01177.HK),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3.5%至34.6億元,主要原因也來自創新藥銷售加速,分項收入同比增長21.9%。且公司還預計2025年達成5項BD(商業化開發合作),現有研發管線將迎來多項數據讀出。
中郵證券在3月24日發布的報告中表示,通過對創新藥板塊已公布2024年業績的公司進行梳理,板塊總體業績呈現高增長趨勢,多家公司實現扭虧為盈。在政策、技術、老齡化等多驅動,創新藥企進入商業化密集收獲期。
另一方面,除了業績拐點出現外,不少港股創新藥企還即將在2025年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年會上公布多項產品管線的最新臨床數據,也是市場關注醫藥股的短期邏輯。
本屆AACR年會將于當地時間2025年4月25日-30日在美國芝加哥舉辦,屆時也或進一步帶動醫藥股熱度。
國金證券則在近日發布的研報中稱,當前港股創新藥的“估值擴張彈性、空間”或強于A股。數據顯示,港股創新藥持續低于A股,經歷了近年來的修復后,最新估值大約是A股的80%左右。
國金證券還指出,更高的“研發費用率”和“海外收入占比”表明,港股創新藥行業實際的“含新量”更高,同時板塊整體凈利潤增速自2023H1以來持續領先于A股,結合盈利前景預測來看,這一比較優勢將有望延續。
而放眼后市,年內國家醫保局還計劃推出首版丙類藥品目錄,通過“基本醫保+商保”協同模式,為高值創新藥提供補充支付路徑,也是市場聚焦的醫藥股中長期的潛在看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