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意見提出,到2027年智算規模力爭達到200EFLOPS,將圍繞重點區域提升集群規模; ②此外,意見鼓勵智算云企業接入本市智算調度平臺,綜合降低企業用網用算成本; ③東吳證券認為,在國內AI基建時代到來的背景下,算力租賃公司最先受益。
《科創板日報》3月26日訊 今日,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 《上海市關于促進智算云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2025-2027年)》(簡稱“意見”),提出到2027年,本市智算云產業規模力爭突破2000億元,云邊端協同、產業鏈條完備的生態體系基本形成。
智算規模方面,意見表示要力爭達到200EFLOPS,其中自主可控算力占比超70%。為此,其首個主要任務便是升級擴容智算基礎設施。意見指出,將圍繞浦東、金山、松江、臨港和青浦等重點區域,積極部署智能算力、提升集群規模,鼓勵智算云企業深度對接智算中心,整合存量智算芯片,升級資源納管能力。
除擴大智算規模外,本次意見重點關注智算調度與智算設施運營降本。其中提到,充分發揮云計算資源彈性調度優勢,優化跨國、跨地區智算資源分配機制,實現異構算力環境統一調度、管理與運營。鼓勵智算云企業接入本市智算調度平臺,綜合降低企業用網用算成本。
在上述基礎上,意見加強了對智算云企業的支持力度,例如:
培育1-2家戰略型企業和 20 家高成長企業;
研究設立算力CVC基金,支持智算云企業通過股權并購、專業整合、多元化融資等方式增強軟件技術研發和平臺運營效能,加強對算力資源成本優化的技術攻關;
鼓勵國內優質智算云企業在滬擴大投資,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納入重點企業服務包予以支持。鼓勵國內外智算云企業在模型服務、智能算力等方面,給予中小企業優惠扶持和團隊指導。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近期以來幾家上海本地算力公司圍繞智算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應用,乃至運營成本控制方面已率先作出布局:
優刻得:3月13日,公司宣布與數道智算達成智算中心戰略合作。公司表示將加速算力、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各行業的創新應用,特別是在政府、央國企和傳統行業中的落地。
云賽智聯:在2025年2月22日舉行的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上,由上海儀電牽頭建設的“上海市智能算力資源統籌調度服務平臺”進行了生態合作伙伴與算力合作伙伴共建簽約儀式,云賽智聯與10家創新企業進行了平臺生態合作聯盟共建簽約。
城地香江:據此前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香江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成為中國電信上海公司臨港園區數據中心項目第一中標候選人之一。
近期各大城市密集出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發展規劃。華泰證券3月17日研報指出,2025為智算建設目標收官之年,國內算力需求蓬勃發展。從歷史經驗來看,政府將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模式鼓勵、引導當地AI基礎設施產業發展:1)給予一定程度的電價、稅收補貼,助力當地AI基礎設施加速建設;2)國資牽頭產業合作方建設智算中心,為培育當地AI產業提供前提條件.
該機構進一步表示,隨著國內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景氣度不斷提升,預計數據中心配套設備迎來業績放量期,相關產業鏈環節包括:柴油發電機、備用電池、EPS、配電柜、溫控設備、冷水機組、變壓器等。
具體到投資環節,東吳證券認為,在國內AI基建時代到來的背景下,算力租賃公司最先受益,且訂單已經開始落地。AI基建第一步是算力卡采購,同時,很多廠商選擇“以租代買”的形式,促進了算力租賃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