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華為鴻蒙及阿里云、亞馬遜云、百度智能云三朵云使科技創新成為2023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年會的高頻詞。當前累計超過60家游戲廠商加入了鴻蒙生態,去年全年中國游戲云市場規模達17.6億美元。 ②人工智能作為科技圈的年度關鍵詞,深刻影響著游戲業,國內首個游戲GPT大模型已實現落地。
財聯社12月15日訊(記者 付靜)今年國內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首次突破3000億關口,創下二十年來歷史新高。財聯社記者今日在2023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年會現場了解到,游戲產業科技創新進展明顯,正是行業不斷發展的深層動力。
在這場一年一度的游戲行業盛會上,華為鴻蒙及阿里云、亞馬遜云、百度智能云三朵云的出現使科技創新成為會上的高頻詞,此外騰訊控股(00700.HK)、網易-S(09999.HK)、三七互娛(002555.SZ)等一眾大廠代表紛紛現身分享技術層面最新進展。
當前鴻蒙生態設備數已超過7億臺,覆蓋手機、智慧屏、車機等多種智能終端形態,可謂羽翼漸豐。華為互動媒體軍團CEO、華為終端云服務互動媒體BU總裁吳昊表示,“操作系統是游戲技術的通用支撐基礎,不但要支撐引擎更新、渲染優化、架構設計擴展,還要能為游戲場景交互體驗和玩法提供更多可能性,我們恰恰發揮了它萬物互聯的基因。同時用戶對于手機、智慧屏、車機等多場景終端的游戲體驗和玩法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
其表示,當前累計超過60家游戲廠商加入了鴻蒙生態,倩女幽魂、開心消消樂、三國殺等超50款游戲已經完成鴻蒙原生應用的開發。
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獲悉,游戲精品化、出海化趨勢愈發增強,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在游戲行業加速落地,對游戲云的基礎設施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當前,游戲云市場參與者包括互聯網系云計算服務商、第三方獨立服務商、電信運營商、垂直行業或場景的創新型技術服務商等。
阿里云方面旨在為游戲企業構建一朵高效經濟的云,例如在游戲對算力需求波動較大的時候,通過云計算彈性算力動態擴容;為支持游戲出海,已部署了30個全球公共云地域,89個全球公共云可用區。
在游戲產業年會“云上的游戲”創新論壇中,亞馬遜云科技首席解決方案架構師張孝峰亦介紹,亞馬遜云彈性可快速伸縮的特性助力出海游戲實現了降本增效,例如《決戰!平安京》海外版總體成本節省53%,《堡壘前線》海外版總體成本節省了三成。
IDC近期最新發布的《中國游戲云市場跟蹤研究,2022H2》報告顯示,2022全年中國游戲云市場規模達17.6億美元,同比基本維持在相同水平。其中騰訊云在中國游戲市場整體用量規模(月均云主機核數)占比42.8%,CDN用量(CDN帶寬)占比39.2%,云游戲解決方案用量(路數)占比44.4%,均位列第一。
前期財聯社記者從騰訊云方面了解到,目前騰訊云已打造了遍布全球五大洲26個地區的云基礎設施,擁有全球2800+加速節點,覆蓋70+國家和地區。
人工智能作為科技圈的年度關鍵詞,無疑也深刻影響著游戲行業。
三七互娛集團副總裁、CTO朱懷敏稱,公司正將基礎層的大模型等AI能力與游戲場景結合,開發契合游戲業務流程的AI工具為業務賦能,并為游戲行業中的AI賦能提供一定的樣本。“當前我們正處于AI+UGC的階段,通過AI降低創作門檻,幫助普通用戶參與創作;在未來,AIGC或能根據創作者的需求閉環完成創作,兼顧生產效率和質量。”
“我們推出了GPU云服務器推理訓練一體化方案,通過應用GPU池化和大規模云原生的調用能力,性能提升15%以上。相信借助AI算力的強大支持,游戲企業能夠打造出更多的AI原生競技游戲。”阿里云副總裁、彈性計算產品線負責人張獻濤表示。
同時,網易智企游戲部技術負責人陶建容也表示,網易方面實現了國內首個游戲GPT大模型的落地應用,打造了首個與游戲深度融合得智能NPC系統。
“積極擁抱應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持續加強游戲引擎、虛擬現實、感知交互、動作捕捉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技術創新驅動行業發展,以行業發展反哺技術創新。”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楊芳在年會上強調。
除此以外,近年來游戲科技也已持續做出跨領域貢獻。中國音數協、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聯合發布的《超級數字場景源動力——游戲科技與創新應用研究》報告首次提出超數化指數概念,量化了游戲科技跨領域的貢獻率。數據顯示,2022年游戲科技對芯片、AI、云計算、手機、XR、自動駕駛等行業的跨行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為18.65%、31.37%、51.08%、46.76%、72.45%和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