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沉寂三年的中海,終以240億元的高成交價歡喜報捷; ②顏建國表示,下半年中海將加大核心城市的投資,積極主動捕捉并購機會,確保公司穩中求進的可持續發展。
中海已經三年沒有在上海拿地,即使當年兄弟萬科和華潤今年已陸續拿地,中海還是“不慌不忙”地投標。
10月24-25日,上海三批次二輪10宗地塊出讓,總出讓面積57.5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69.84萬平方米,總起價467.9億元。
首日出讓7宗地塊中,1宗搖號、2宗溢價、4宗以底價成交,由保利、華潤、中海、象嶼等房企分食,總成交價408億元;其中保利溢價7.13%拿下洞涇地塊,象嶼搖號獲得嘉定新城地塊。
自前幾輪踩空之后,中海終于在上海拿下一宗地塊,聯合上海西岸開發以底價240.16億元拿下徐匯區龍華街道地塊,總價僅次于2020年2月香港置地聯合體310.5億元摘得的徐匯區黃浦江南延伸段地塊。
歡喜報捷
土拍情況從報名就可探知一二,上午出讓的地塊多為僅一家房企參拍,下午地塊就匯集不少于3家競價。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對此表示,市場分化還是很明顯的,上午的地塊質地一般,下午嘉定地塊很熱。
上午開拍的松江區洞涇鎮地塊僅有3家房企參與競拍,或是因為競爭激烈程度不強,出價速度并不快,甚至在即將第三次重復某一競價后才出新的競價,最終由保利以14.88億元競得,樓板價24638元/平方米,溢價率約7.13%。
據觀點新媒體了解,該宗地出讓面積40262.4平方米,規劃為住宅用地,容積率1.5,建筑面積6.04萬平方米,起價13.89億元,樓面起價22999.95元/平方米。
盧文曦指出,洞涇板塊市場關注度似乎不高,這樣謹慎的報價狀態,最后成交價沒有達到最高限價符合預期。
保利今年在核心城市一直保持著穩定的購地節奏,在前兩輪均有所收獲。盧文曦表示,保利在地塊邊上已經有保利十二橡樹,進一步拿地可以提升區域內影響力,并且其在上海拿地節奏也不慢,保持賣地就有收獲的節奏,對今后業績貢獻將非常大。
嘉定新城地塊則吸引了6家房企參拍,分別有保利、招商、中海、國貿、越秀和象嶼。因而,地塊達到最高限價,進入競報高品質建設環節,4家競買人接受了8%公租房上限比例。
最后,該地塊由象嶼搖號獲得,成交總價34.63億元,樓板價23630元/平方米,溢價率9.8%,接受綠色建筑二星級和超低能耗建筑的上限指標和8%公租房上限比例。
該地塊出讓面積73271平方米,規劃為商住用地,容積率2,建筑面積146542平方米,起價31.55億元,樓面起價21530.01元/平方米。
盧文曦表示,嘉定新城一直是改善和剛需關注度較高的區域,并且經過多年開發區域配套基本成熟產品,去化上不會有太大壓力。再疊加建筑面積可接近15萬平方米,是個中大型社區,也是不錯的土地儲備,因此價格競爭明顯比上午的地塊激烈,并到達了最高限價。
他續指,象嶼地產在今年土拍中有一定收獲,上半月就拿下一幅宅地,而第一批集中土拍聯合其他房企拿下2幅地塊,因此土地儲備還是不錯的。
即便是無溢價,起拍高達240.16億元的徐匯區龍華街道地塊最為引人注意,宗地樓面價達35674元/平方米。
該地塊規劃為科研設計、商業、辦公樓、居住、租賃住房用地,土地面積22.34萬平方米,出讓面積13.5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7.32萬平方米,容積率4.98;商品住宅部分的房屋裝修標準為5000元/平方米(集采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出讓文件對地塊內功能業態提出要求:需依托浦江實驗室國家級科研平臺,推動打造黃浦江南延伸段WS5單元西片區成為上海人工智能產業集聚標桿,通過與周邊功能組團的有效聯動,構建產、城、人融合為一體的西岸數智中心。
由于該地塊對開發商要求較高,且為2021年集中供地以來起價最高的地塊,中海聯合上海西岸開發以底價成交已在開拍前可以確定。
沉寂三年的中海,終以240億元的高成交價歡喜報捷。
京滬雙收
今年,三家房企均出現在上海首批土拍,萬科率先拿下松江區廣富林街道地塊,華潤后續也“開齋”,三批次二輪拿下寶山區地塊,而中海只是參與,未有斬獲,運氣似乎并不算太好。
據了解,目前中海在上海的住宅僅有中海閱麓山、建國東路、海上和集三個項目,擴儲任務迫在眉睫。
盧文曦表示,作為舊改項目的海上和集銷售還可以,但本身節奏不快,因而有點吃虧;建國東路項目估計要價太高,所以就暫時擱置。
此次拿下的上海徐匯區龍華街道地塊,是中海三年后首宗地塊,而“魔都”奏捷之后,中海在首都也底價拿下一宗地塊,成交價33.8億元。
該地塊位于北京西六環之內,為二類居住用地,土地面積10.06萬平方米,建筑控制規??刂圃?1.07萬平方米以內,地塊限高12米,容積率1.1,系低密度屬性社區,銷售指導價6.4萬元/平方米。
10月以來,中海在天津、寧波、蘇州落子斥資75.8億元,再至24號一日內豪擲273.96億元,似乎回到6月30日在深圳、廈門、合肥3地的拿地金額達208.89億元。
中海的積極拿地信號其實在8月28日召開的投資者交流會上就有坦露。
主席顏建國表示,下半年中海將加大核心城市的投資,積極主動捕捉并購機會,確保公司穩中求進的可持續發展。
行政總裁張智超亦表示,從公司跟蹤的18個重點城市供地計劃看,上半年供地僅占36%,意味著更多的投資機會將在下半年出現。近兩個月同行拿地表現更加理性,競爭程度有所降低,所以下半年會更勤奮地參與公開市場的投資。
觀點指數發布的“1-10月房地產企業新增土地儲備報告”顯示,從權益拿地金額來看,9月土地投資力度最大的房企為中海地產,對應拿地支出為254.8億元。
其中還包括廣州海珠區上涌果樹公園北側地塊,成交價127.9億元。
縱觀中海前9月情況,上半年拿地趨于審慎,中海系列公司(含中海宏洋)新增土地儲備16宗,權益購地金額414億元,新增總貨值717億元;第三季度合計收購10宗地塊,應占樓面面積131.19萬平方米,土地出讓金達267.12億元。
鑒于年初定下新增土地權益投資預算兩位數增長目標,中海接下來兩個月時間仍需努力。
(原標題:解局 | 上海歡喜 土地收割機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