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格力金投曾表示在投資標的上,首選能拉動本地經濟、提供廣泛就業的科技企業,并針對性地布局明星項目。而從近期的投資項目來看,格力金投的投資風格更加市場化,也更偏向于新興產業與技術。
《科創板日報》3月14日訊 (編輯 田簫)近日,AI+合成肽新藥研發企業呈元科技((Syneron Tech),宣布完成數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由聯想創投、格力產投共同領投。
呈元科技成立于2022年4月,由創新工場塔尖孵化,先后獲得創新工場旗下三只基金的種子輪及天使輪投資。成立不到一年間,呈元科技又完成Pre-A輪融資。
由于能夠基于大量高質量數據,以更小體量更快地驗證其算法模型有效性,AI制藥產業在近幾年內得到了快速暴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Q3,全球約有600家AI藥物研發公司,同比增長21.6%。其中,美國AI制藥企業數量全球第一,為343家,兩年增長了近3倍;中國亦有近80家AI制藥相關企業。
在一級市場,AI制藥也是寒冬中的一抹亮色。截至2022年10月,AI藥物研發領域的總投資額為1158.4億美元,在過去七年里,投資方對600家公司的年度投資額增加了近52倍,僅2021年,投資金額就比前一年增加143%。
其中,中國市場不容小覷。麥肯錫報告顯示,中國AI藥物開發公司正在崛起,以全球上市前融資TOP20的AI制藥公司為例,來自中國的公司數量占據了三分之一。
財聯社創投通顯示,2022年以來,AI制藥領域共完成47起投資。在全球AI制藥融資TOP10事件中,國內兩家企業上榜。分別是人保資本、國壽股權、紅杉中國、五源資本等1.5億美元投資的劑泰醫藥,以及Prosperity7、華平投資、波士頓投資、啟明創投等9500萬美元投資的英矽智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AI制藥領域,國內尚未跑出上市企業。
從AI制藥領域的投資方來看,目前市場上以專業投資機構為主。由于與AI產業有所交叉,互聯網、AI領域的產業資本也有所關注,如商湯科技投資了天鶩科技,百度風投投了分子之心。此次參與呈元科技的“聯想系”資本,在這一領域出手頗多。去年9月,聯想之星、聯想創投共同投資了碳硅智慧的天使輪;今年2月,聯想創投與紅杉中國、凱賽生物一同參與了分子之心的超億元Pre-A輪投資。
作為珠海國資,格力金投對AI制藥的入局值得關注。
格力集團曾長期是格力電器的大股東,在2019年國企混改中,格力集團將格力電器15%的股份出售給高瓴資本。由此,格力集團則逐漸轉型為以產業投資、建設投資、城市更新、服務運營等核心業務板塊為主的國有資本投資平臺,由珠海市國資委持股90%。
格力集團旗下的投資平臺格力金投此前已在生物醫藥領域布局頗多,2022年接連投了泰諾麥博、愷瑞生物、微創外科、愛斯特等項目。入局AI制藥領域,呈元科技則是首次。
此前,格力金投曾表示在投資標的上,首選能拉動本地經濟、提供廣泛就業的科技企業,并針對性地布局明星項目。而從近期的投資項目來看,格力金投的投資風格更加市場化,也更偏向于新興產業與技術。
近日,格力集團剛剛注冊成立一家產投私募公司——珠海格創未來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注冊資本5億元人民幣,由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間接全資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