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奧比中光構建全技術路線3D視覺平臺,打通芯片、模組、算法等系統能力。 ②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機器人與AI終端場景,推進視覺模組標準化部署。 ③海外營收快速增長,平臺能力加速復制,技術與生態協同拓展全球客戶。
《科創板日報》6月28日訊(記者 唐植瀟) 在《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智能硬件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等政策接連出臺后,具身智能與AI終端正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落地場景。
一批早期扎根底層傳感器研發的本土企業,正借“平臺化能力+場景化驗證”路徑,在新質生產力的產業主線中加速實現技術紅利。
在具身智能機器人、AI終端加速產業滲透的當下,3D視覺感知傳感器正從“功能組件”走向“系統底座”,成為新一代智能硬件實現空間感知和泛化操作的關鍵支撐。
《科創板日報》記者近日調研奧比中光(688322.SH)發現,這家專注3D視覺感知技術系統性研發的深圳企業,已完成從全技術路線自研、成熟產品矩陣搭建,到多行業應用落地。在具身智能機器人和AI終端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公司已于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上市以來首次單季盈利。
在當下眾多“新質生產力”的產業賽道中,從機器人到低空經濟、從AI終端到智能制造,奧比中光重點關注“機器人+AI終端”的落地應用場景,目前已完成自研芯片(主要包括深度引擎數字芯片及 iToF 、dToF感光芯片等)開發以及涵蓋全技術路線的成熟產品矩陣搭建,并已在AIoT、生物識別等領域實現成熟商用。
奧比中光成立之初即專注于3D視覺感知技術研發,致力于讓所有終端都能更好地看懂世界,選擇在“難而正確”的方向上進行系統性投入。成立十余年,公司不僅成為全球少數幾家全面布局結構光、iToF、dToF、雙目、激光雷達(LiDAR)、工業三維測量六大主流技術路線的企業,更在技術縱深上融合了光機、電子、系統及芯片設計、算法、軟件、SDK等多項復雜學科交叉技術,形成橫向協同、縱向貫通的全棧能力。
“相較于傳統攝像頭模組公司,我們的本質差異在于奧比一直把3D視覺感知當作整套系統化平臺化能力來搭建,也不僅僅單一只做自研芯片,而是為各類型的下游客戶提供完整可靠的、高性能的通用AI視覺解決方案。”奧比中光董秘靳尚在接受《科創板日報》采訪時表示,奧比中光的定位并非“傳統攝像頭廠商”,而是一家以高精度、高集成度并兼顧微型化、低功耗的AI視覺平臺公司,其產品本質是一種“主動感知系統”,強調極優的深度感知、安全識別和環境適應能力。
這一高集成+平臺化架構,使得奧比中光具備從“底層技術融合”到“上層產品復用”的全套系統輸出能力。
以2024年發布的Gemini 330雙目結構光系列產品為例,該系列采用主被動融合技術(主動紅外+被動雙目),可實現從0. 1m~20m+的深度測量范圍,并支持HDR深度成像技術和微秒級高速曝光能力,在強光干擾、動態環境下仍具穩定表現,已被廣泛部署于人形機器人、AMR、巡檢機器人、機械臂等商業及工業應用場景。
靳尚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為滿足下游客戶多元化的應用需求,我們能夠提供全面成熟的AI視覺方案與產品矩陣,覆蓋不同精度、視場角和幀率性能的需求,支持各類客戶靈活選型和‘即插即用’。”
根據財報數據,截至2024年底,奧比中光累計獲得授權專利超過1000項,其中發明專利占比超過四成,專利總量位列全球3D視覺感知領域前列。在新一輪AI硬件進化中,奧比中光所提供的3D視覺能力正轉化為“智能硬件不可或缺的系統組成”。
據悉,奧比中光自2015年起便深耕機器人領域,公司提供的3D視覺傳感器以及解決方案可提供精準識別、自主避障與路徑規劃、復雜交互等機器人所需的核心功能。依托“研發+制造”一體化能力,公司的方案已被大批頭部客戶集成使用,涵蓋酒店/樓宇配送、智能巡檢、AMR、人形機器人等多個方向。
“從服務機器人到協作機器人、從機械臂到雙足人形,3D視覺感知能力始終是各類型機器人完成任務閉環的前提。如今機器人賽道的視覺感知方案逐漸收斂,我們的角色,是提供這雙‘能看、能測、能理解’的智能化眼睛。”靳尚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據介紹,近兩年奧比中光陸續推出了Gemini 335、Gemini 336系列雙目3D相機及MS600激光雷達等產品,可覆蓋從人形機器人、AMR、巡檢機器人到機械臂等多類商用與工業化場景。公司稱,相關產品兼顧高性能、高可靠性與易用性,已進入批量供貨階段。
在采訪中,奧比中光稱,其整體3D視覺解決方案能力“可對標國際科技巨頭”,Gemini 330系列已支持在強光、動態環境下實現穩定成像,并具備遠近距成像能力。未來將在機器人、AI終端等方向持續推出面向標準化應用的產品組合,以擴大方案復用效率與公司的盈利能力。
在當下眾多“新質生產力”的產業賽道中,從機器人到低空經濟、從AI終端到智能制造,奧比中光判斷,機器人相關產業鏈具備更強的全球共識和更長的戰略周期,也更容易形成圍繞“標準+生態”的工程化平臺邏輯。
在接受《科創板日報》采訪時,靳尚表示,具身智能機器人受益于全球化的AI發展熱潮,正成為全球制造業與服務業升級的重要接口,以及AI大模型的重要載體,具備清晰的產業鏈分工與演進路線。
靳尚進一步補充稱,當前中國具身智能機器人市場的技術側與工程側都已初具規模,正逐步從概念驗證邁向落地部署階段。
奧比中光認為,3D視覺作為機器人實現自主定位、導航避障、空間感知、任務操作與人機交互的底層支撐能力,已逐漸成為“標配”。
在這一背景下,奧比中光選擇繼續在機器人和AI端側硬件等核心場景中繼續加碼技術與產品研發,圍繞標準化系列產品、平臺化交付能力、系統級優化水平,構建“AI視覺+產業中臺”的通用能力矩陣,并協同全球范圍內的終端廠商、算法平臺與軟硬件生態伙伴,以構建公司長期發展的基石底座。
據悉,奧比中光在2024年境外營收突破600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明顯。目前公司已完成在技術方案、平臺對接與客戶服務層面的本地化能力構建,已與多家海外客戶建立穩定合作。
奧比中光表示,其在全球范圍內將持續以技術專利、自研能力與供應鏈穩定性為抓手,逐步拓展在機器人、各類AI端側硬件等創新場景的產品應用,深化與海外客戶的協同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