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復旦微電新一屆董事會及高管成員完成換選,原董事長、總經理等三位元老級人物此次換屆中均未留任; ②在復旦微電年度股東會上,核心創始人施雷未到場參會,有投資者表示,樂見公司完成換選、結束此前的管理層紛爭。
《科創板日報》6月19日訊(記者 郭輝) 隨著復旦微電于6月18日晚間發布2024年度股東會決議及第十屆董事會決議公告,這家成立將近30年的老牌集成電路企業正式完成從核心創始人到新管理層的交接,也宣告過去一段時間的高管紛爭畫上句點。
公告顯示,在延期至昨日(6月18日)上午舉行的復旦微電2024年度股東周年大會上,包括該公司2024年度財務決算、年度利潤分配以及張衛等新一屆董事會成員選舉等在內的多項議案,均成功通過。
而在同日(6月18日)下午舉行的第十屆董事會上,經選舉,復旦微電新的高管團隊名單出爐。公告顯示,張衛當選成為復旦微電新一任董事長,同時兼任新任總經理;還聘任沈磊、刁林山、金建衛等人任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等職務。
在此次復旦微電管理層換選當中,原董事長蔣國興,原總經理施雷,原公司副總經理兼核心技術人員俞軍,均未獲得董事或高管提名。
據了解,以上三位為復旦微電元老級人物,作為核心創始人于1998年加入公司。此次換屆中均未留任,在外界來看似乎并不合常理,市場關注原管理層與復旦股東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然而事實上,蔣國興、俞軍兩位創始人都在今年5月30日舉行的董事會上,對此次董事換選方案投出了贊成票,執行董事中僅施雷一人反對,一定程度上平息了以上爭議,但緊接著外界質疑的矛頭又指向高管不和。
在6月18日,《科創板日報》記者來到復旦微電2024年度股東大會現場,與該公司投資者及公司人士進行了交流,嘗試撥開管理層換選中的疑云。
從選舉結果來看,這家老牌校企已然完成權力過渡。但關于新的管理層人選是如何考慮,管理團隊大換血是否會對公司長期、穩健經營形成直接或次生影響,未來有哪些新的技術路線規劃及產品市場戰略,復旦微電方面還需要時間向投資者進一步說明。
現場直擊:施雷未到場參會
昨日(6月18日)上午9點30分,《科創板日報》記者來到了復旦微電位于上海楊浦區國家大學科技園的股東會現場,這里也是復旦微電的主要辦公地,此時現場已有數名投資者到場。至當天上午9點50分,會場內已有約30名股東或股東代表入座。
有個人投資者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此次他專程從外地趕來上海,主要想就董事會及管理層換選聽取公司的想法。有機構股東代表到場較晚,沒能在會議室內找到座位,于是在會場外等待直至投票結束,在他看來,“這次股東會的董事選舉結果,可以說沒什么懸念”。
9點55分左右,股東大會比原計劃的時間提前5分鐘開始。在其后的大約30分鐘時間里,依次完成了會議議案宣讀、現場投票、票數統計及現場投票結果宣讀,線下的股東會正式結束。
《科創板日報》記者與現場投資者均關注到,在復旦微電三位核心創始人中,股東會上僅有蔣國興、俞軍到場,二人在此前的董事會換屆方案中投出了贊成票;而另一位創始人,也是反對董事換選方案的施雷,并未露面。
《科創板日報》記者留意到,在復旦微電年度股東會會場外的一面墻上,掛滿了施雷過往接待重要嘉賓參訪的照片。照片中的施雷看上去意氣風發,不過因時間久遠,照片已泛黃、褪色,映照了過去20多年的時代更迭。
不同于常規上市公司股東會后,公司高管會與投資者進行深入、公開的交流,復旦微電此次僅在股東會上接受了一位投資者的現場提問,會后沒有安排其他的閉門溝通。
《科創板日報》記者從該名股東了解到,他在現場就公司發展戰略的問題向公司董事長蔣國興進行提問,但對方未予正面回答。
另一名股東代表會后回憶,蔣國興當時認為,公司未來的規劃應該交由下一屆管理層來回答,“總體感受是,會上蔣老師的發言有點像是在做卸任演講”。
復旦微電工作人員代表在散會后送離投資者時表示,“歡迎股東到場交流,但也請給我們時間,等新的班子確認后調整一段時間,再跟投資者交流新的發展思路。”
其進一步表示,作為一家技術型企業,公司在研發投入上一定是不會放松的,但具體方向怎么做、進度怎么走,以及什么時候能做出成效,還需要一點時間(來回答)。
公司投資者:樂見結束內部紛爭
復旦微電最新披露的財報顯示,施雷、蔣國興二人均以0.88%的持股占比,位列復旦微電前十大股東。
對于為何此次董事換選中施雷未獲提名,復旦微電證券部人士表示,據他們了解到的情況,主要是公司主要股東依照其股東權進行了提名,作為上市公司尊重股東意愿和合規程序。另外按照公司法有關規定,施雷作為個人股東持股比不到3%,因此不具備提名權,并且也沒有為獲得提名權而爭取更多股份權益。
《科創板日報》記者在復旦微電股東會現場交流時,感受到與會投資者普遍對此次董事會的換選,更多給予正向評價。
有個人投資者在交流中隱晦提及復旦微電創始人的不和傳聞。其表示,“對公司來說,換了新的管理層肯定比之前的狀況要更好,我們都支持的。”
有機構投資者向《科創板日報》記者稱,僅他們知道復旦微電創始人矛盾公開化,就已至少一年之久。據該名股東了解,矛盾主要集中在施雷、俞軍二人之間。“俞軍在復旦微電內部主要負責研發,因為有各種原因,施雷之前否了俞軍的很多項目,導致公司內部很多項目都停擺”。
復旦微電有關人士并未就上述管理層不和質疑做更多回應,其表示,在產業周期性波動下,公司對研發項目的推行確也需要基于成本因素的考量。
值得關注的是,俞軍在此次董事會換選中同樣未獲提名。
在上述機構股東看來,俞軍在復旦留有職務,公司的研發工作總體也由復旦一派把控,而俞軍原本就負責研發,即使在公司內部不任職,作為投資者而言,對公司未來的技術發展沒有太大擔心。
公開資料顯示,俞軍自1995年至今擔任復芯凡高董事一職。
復芯凡高目前是復旦微電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2.99%,復芯凡高實際控制人為教育部;復旦微電第一大股東為復旦復控,持有公司13.35%的股份,實際控制人為上海市國資委。
多名復旦教授當選新一屆董事 公司業績承壓
此次新一屆董事會成員中,張衛、沈磊、閆娜目前均任職于復旦大學,均有較為豐富的半導體學術及產業從業背景,且均不直接持有復旦微電股票。
復旦微電新當選的董事長張衛為1968年生人,1997年開始在復旦大學工作,從事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工藝和半導體材料的研究,現為復旦大學教授,目前兼任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董事長、總經理;上海微電子裝備公司獨立董事;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概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華虹集團獨立董事。
沈磊1995年起進入復旦大學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集成電路設計與工藝相關性研究等工作,為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01年加入復旦微電,2023年9月起一直在復旦微電子公司擔任董事。閆娜同樣為復旦大學博導。
復旦微電2024年度報告顯示,2024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35.90億元,同比小幅增長;受部分產品線價格下行和產品結構調整影響,綜合毛利率下降至55.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5.73億元,同比下降20.42%。
目前復旦微電共有安全與識別、非揮發存儲器、智能電表芯片、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四大類產品線,并通過子公司華嶺股份提供芯片測試服務。
該公司表示,過去一年以消費電子產品為代表的部分芯片銷售好轉,但毛利率水平仍有待提升,FPGA及應用于高可靠場景的部分非揮發存儲器受益于技術先進可靠、應用領域持續拓展及主要客戶需求穩定增長,相關產品的營收保持穩定,同時FPGA系列產品在非高可靠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
今年一季度,復旦微電實現營收8.88億元,同比下滑0.54%;同期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6億元,同比下滑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