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近期,白銀價格表現亮眼,自6月以來,倫敦銀現貨價格累計上漲逾10%,突破每盎司37美元關口; ②本輪白銀價格上漲受市場供需關系變化、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等因素影響。 ③未來白銀市場金融屬性、工業屬性和投機屬性的共振可能驅動白銀價格上行。
財聯社6月18日訊 (編輯劉晨 實習生朱重學)近期,貴金屬市場持續活躍,其中白銀價格表現尤為亮眼,價格漲幅直追黃金,引發市場關注。
財聯社注意到,自6月以來,倫敦銀現貨價格已累計上漲逾10%,突破每盎司37美元關口;而年內累計漲幅更是超過25%。相比之下, COMEX黃金,年內累計漲幅也達到30%左右。
數據顯示,截至6月17日倫敦銀現貨價格最高達每盎司37.07美元。
浙商證券分析師李超在相關研究報告中表示,本輪白銀價格上漲是貴金屬板塊內部補漲需求(即金銀比值收斂)及工業需求支撐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作為貴金屬,白銀占據了工業領域特別是電子電氣工業需求的重要地位。招商期貨研報分析指出,白銀的工業需求占其總需求的60%,剩下的40%為金融投資需求,這其中光伏產業的需求約占總需求的16.8%。同時,在新能源汽車、5G通訊、人工智能等領域,白銀作為關鍵電子材料,其需求也在持續增長。這種工業需求的支撐,為其價格提供了充足的上行空間。
從供給角度來看,招商期貨指出,全球主要交易所白銀庫存水平近年來總體呈下降趨勢。國內白銀庫存在 2024 年止跌反彈,扭轉了從2021至2024年連續 3 年去庫的情況,且一直持續至2025年第一季度。然而,光伏產業相關政策的出臺,光伏產業市場出現了一波明顯的裝機熱潮,一舉打破國內白銀累庫的節奏,使得白銀庫存一度低至900噸的低點。直至6月,隨著本輪搶裝潮的結束,期交所白銀庫存回升至1260噸,顯示國內需求的放緩。
當前,全球經濟和政治環境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加,為黃金和白銀等貴金屬提供了強勁的上漲動力。
新湖期貨研究員黃婷莉分析指出,自特朗普當選以來,市場的不確定性被顯著放大,避險屬性使得黃金價格連續創下歷史新高。另外,美國高額的關稅政策可能會給全球供應鏈和國際貿易帶來巨大震蕩,使得全球經濟劃入衰退的風險居高不下。受此影響,在4月特朗普公布關稅政策后,工業屬性更強的白銀較黃金表現不佳,金銀比持續走闊至100以上。而隨著中美首輪關稅貿易談判基本達成,市場不確定性進一步降低,全球經濟前景有所好轉,疊加前期白銀現貨貿易緊張,白銀在近段時間的漲幅超過黃金,金銀比有所修復。
展望未來,白銀市場的前景充滿機遇同時也伴隨挑戰,其價格走勢將是多重因素博弈的結果。
浙商證券研報提到,當下在三重屬性共振下,其看多白銀未來價格表現。一是金融屬性,在去美元化背景下,當前全球央行以配置黃金為主,如果未來再次出現類似于俄羅斯央行將白銀納入儲備資產的事件催化,可能進一步利多白銀。二是工業屬性,在國內新型工業化的帶動下,其實物需求也有望保持韌性。三是投機屬性,白銀本身具有高價格彈性的特征,整體持倉較為集中,部分頭部機構交易行為對其價格影響較大,短期投機需求也有望驅動白銀價格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