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6月9日至13日期間,融資余額連續五日穩穩站上1.8萬億元大關; ②上周醫藥、有色、食品飲料板塊受杠桿資金青睞,港股創新藥ETF三只融資凈買入額擠進前十。
財聯社6月17日訊(記者 王晨)最新數據顯示,自5月20日以來,A股市場融資余額已連續18個交易日維持在1.78萬億以上高位。更值得關注的是,6月9日至13日期間,融資余額連續五日穩穩站上1.8萬億元大關,其中6月12日達到峰值18089.88億元。
與此同時,融資買入熱情高漲,同期連續五日單日買入額均突破千億規模,6月10日買入額高達1267.50億元。
行業層面,醫藥生物板塊憑借近20億元的巨額周凈買入額拔得頭籌,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與行業景氣度回暖是主要驅動力。有色金屬和食品飲料緊隨其后。
個股方面江淮汽車以單周豪攬12.64億元融資凈買入,貴州茅臺、海光信息等明星股也獲強力加持。新股C影石首周即受熱捧,凈買入3.56億元,顯示杠桿資金對新經濟硬科技標的的青睞。
據統計,港股創新藥ETF已經連續兩周蟬聯ETF融資規模增幅榜首。其中,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以單周凈買入6.04億元成為最大贏家,匯添富與銀華旗下的港股通創新藥ETF合計吸金近2億元,資金顯著押注港股創新藥估值修復與政策紅利。科創板50ETF、恒生科技主題ETF等也獲得可觀杠桿資金流入。
融資余額連續五日站穩1.8萬億關口
6月9日至13日當周,融資余額連續五日突破1.8萬億。6月13日,這一數字達到18044.25億元,前四日分別為18089.88億元(6月12日)、18066.00億元(6月11日)、18047.78億元(6月10日)和18038.57億元(6月9日)。
資金動向的轉折點清晰可見,5月20日,融資余額以18007.43億元首破1.8萬億大關,但隨后兩周出現反復震蕩。5月21日至30日期間,余額在17900億上下波動,最低觸及17892.36億元(5月30日),顯示資金對持續加杠桿仍存猶豫。
進入六月,6月6日以17964.09億元重新起步,融資余額在6月9日突破1.8萬億后便再未回落。至6月13日收盤,18044.25億元的余額較5月低點增長超1500億元,增幅達8.5%。
與余額規模相呼應的是每日買入動能,6月10日融資買入額高達1267.50億元,成為當周峰值;緊隨其后的是6月13日的1151.57億元、6月9日的1187.31億元、6月12日的1132.00億元以及6月11日的1130.94億元,連續五日突破1000億元。值得關注的是,融資買入額占A股總成交的比重維持較為穩定,6月9日達到9.05%的周內高點,最低的6月13日也維持在7.66%的活躍水平。
上周醫藥、有色、食品飲料成杠桿資金“心頭好”
上周數據顯示,醫藥生物行業以近20億元的絕對優勢,摘得上周融資凈買入額行業冠軍。這一數字背后是高達51.25億元的周融資買入額,推動該行業融資總余額逼近1300億元大關。杠桿資金對醫藥板塊的偏愛,與近期創新藥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行業景氣度回暖緊密相關。從政策層面來看,國家持續釋放積極信號,大力支持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新成果的不斷涌現,同樣是6月醫藥板塊受青睞的重要因素。
有色金屬板塊以16.02億元的凈買入額位居次席,板塊融資總余額接近800億元。在新能源產業鏈需求旺盛及全球通脹預期支撐下,刺激了有色金屬的市場需求,供給端方面,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部分主要有色金屬生產國局勢不穩定,加劇了供需緊張局面。
食品飲料行業則憑借14.96億元的凈買入躋身第三,其中白酒巨頭貴州茅臺的強勢表現功不可沒——該股單周即吸引近7億元融資凈買入。數據顯示,6月以來,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明顯,帶動啤酒、調味品、飲料等細分領域產品銷量上揚,需求端復蘇。在當前股市震蕩的背景下,食品飲料板塊憑借其穩定的業績和較強的抗風險能力,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此外,汽車(凈買入11.31億元)、傳媒(10.03億元)、基礎化工(8.42億元)等行業同樣獲得杠桿資金重點增持。計算機行業雖凈買入額為5.63億元,但高達50.93億元的周買入量和1409.45億元的總余額,凸顯其在杠桿資金持倉中的重要地位。
江淮汽車奪魁,茅臺獲強力加持
在個股層面,江淮汽車以單周12.64億元的驚人凈買入額高居榜首,其融資余額躍升至79.55億元。市場分析認為,這與其近期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及海外訂單放量密切相關。
貴州茅臺展現強大吸金能力,融資資金凈買入6.91億元,推動其融資總余額突破160億元。半導體明星股海光信息亦獲市場青睞,融資凈買入5.07億元。硬件設備領域的東山精密、中科曙光,傳媒板塊的中文在線,以及醫藥生物企業常山藥業均躋身凈買入前十榜單。
值得一提的是,新股C影石上市首周即獲得3.56億元融資凈買入,影石創新在全球智能影像設備領域,尤其是全景相機和運動相機細分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2023年影石創新在全球消費級全景相機市場占有率高達67.2%,位居全球第一。顯示杠桿資金對新經濟硬科技標的的追捧熱度不減。
創新藥主題基金獲杠桿資金重金押注
ETF層面,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成為上周最大贏家,單周凈買入高達6.04億元,總融資余額飆升至12.22億元。據統計,港股創新藥ETF已經連續兩周蟬聯ETF融資規模增幅榜首。這一現象級加倉,既是對港股生物科技板塊估值修復的預期博弈,也暗含對內地創新藥產業鏈的政策紅利憧憬。
科創板50ETF以1.73億元凈買入額位居第二,反映資金對科技創新主線的持續看好。恒生科技主題ETF同樣表現亮眼,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華夏恒生科技ETF分獲1.39億元和0.76億元凈買入。此外,匯添富與銀華旗下的港股通創新藥ETF合計吸金近2億元,黃金ETF、酒ETF等傳統防御型品種也獲得資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