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本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簽約金額113.9億美元,較上屆增長10.6%;主展館現場成交或意向成交金額預計將達25億元人民幣; ②截至今日12時,主展館觀展人次突破20萬,較上屆翻倍。 ③展品方面,智能選礦設備、離網太陽能系統、模塊化農業灌溉裝置等中國適非銷售產品首次亮相。
財聯社6月15日訊(記者 吳蔚玲)今日下午,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舉行了成果通報會。
本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經組委會審核發布的簽約項目176個,金額113.9億美元,較上一屆,項目數量增長45.8%,項目金額增長10.6%。發布對接項目293個,金額431.56億美元,較上一屆,數量增長208%,金額增長410%,納米比亞等10個非洲國家共發布200個項目合作需求,數量遠超往屆。
展會成交方面,截至今日12時,主展館內觀展人次已突破20萬,較上屆翻倍。現場成交或意向成交額預計將達25億元人民幣。高橋分展館接待各類活動、巡館考察40余場,贊比亞、納米比亞等常設國家館在高橋大市場正式揭牌。在湘潭中部國際機械園舉辦的工程機械再制造展吸引150余家企業參展,2400余名采購商現場洽談,超1.2萬人觀展,意向訂單金額突破2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展會專業展比重大幅提升。設置了智慧礦山技術與設備、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及現代農機、工程機械等專業展區,首次設立中非二手車貿易展區,首次舉辦中非合作知名品牌展、非洲好物展、中非時尚產業展等特色展示。中外參展企業近2100家,其中來自非洲43個國家的參展商764家,占比超30%,境內外采購商約1.2萬人。
展品方面,展會薈集非洲農食產品、手工藝品、珠寶首飾等千余款特色產品。智能選礦設備、離網太陽能系統、模塊化農業灌溉裝置等中國適非銷售產品首次亮相。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陳卓懿介紹,湖南已成為中國發展對非關系的先行者和新前沿,下一步將繼續辦好中非經貿博覽會、建好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為中非經貿合作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