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僅用4個月,債券ETF實現從2000億到3000億的規??缭?; ②年內超千億資金流向債券ETF,原因為何? ③創新品種仍可期待,科創債ETF即將迎來申報。
財聯社6月12日訊(記者 閆軍)和股票市場一樣,今年債券市場的阿爾法獲取難度加大,ETF等貝塔收益工具反而有了機會。
截至6月10日,全市場29只債券ETF最新規模達到3130.82億元,繼6日突破3000億規模后繼續吸金。今年以來,涌向債券ETF資金超過千億元。
債券ETF規模大增,短融、長久期國債和信用債ETF貢獻頗多,尤其是8只信用債ETF年內資金流入達572.31億元,占年內資金買入債券的五成之多。而6月6日正式實施的信用債ETF通用質押式回購業務,便利各類投資者參與,有望進一步推動信用債ETF的發展。
債券ETF規模超3100億元,百億債券ETF達10只
ETF持續擴容,截至目前,全市場29只債券ETF合計規模達到3130.82億元,10只債券ETF規模超過百億。具體來看,海富通短融ETF規模居首,達到485.02億元,這只基金規模一直處于前列,不少機構將其作為場內現金管理的工具,流動性與規模均有不錯的表現。
富國政金債券ETF規模也達到478.99億元,久期優勢、流動性好、交易成本低、投資門檻低是市場認可的主要原因。
富國基金此前表示,我國債券市場還是以銀行間市場為主,而銀行間市場的債券購買門檻較高,普通投資者很難參與,通過場內ETF就可以實現銀行間和交易所的互聯互通,低門檻參與銀行間債券的交易,實現了交易所與銀行間市場的“互聯互通”。而采用了現金申贖可實現T+0交易,相比于場外的政金債指數基金流動性得到了大幅提升。因此,政金債ETF適合喜歡有彈性的交易性選手的同時,也適合風格穩健的長期投資者。
此外,受益于市場行情的博時可轉債ETF規模達到240.68億元。而海富通城投債ETF、鵬揚30年國債ETF、平安公司債ETF以及易方達、南方、海富通以及華夏等4只上交所的信用債ETF規模均突破百億。
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在于,債券ETF數量較少,尚未沒有迷你基出現,最小規模也有超過5億元,29只債券ETF中有27只超過10億元。
年內超千億資金涌入債券ETF
全市場首只債券型ETF出現2013年3月,國泰上證5年期國債ETF率先“吃螃蟹”以來,債券型ETF發展至今已有12余年,但是債券ETF在2024年之前規模始終在千億規模以下。近兩年來,隨著債市牛市行情、新發基金只數增加,債券ETF規模也進入快車道。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5月,債券ETF規模突破1000億元關口;同年11月,債券ETF規模又站上1500億元;2025年2月債券ETF規模突破2000億元,僅僅間隔4個月,債券基金規模再次突破3000億元。
規模提速有兩個明顯資金流入方向,一是存量“吸金”;二是新發基金給力。
債券ETF資金在今年凈流入愈發明顯,截至6月10日,近1100億元資金流向債券ETF,其中,海富通短融ETF凈流入最多,為189.54億元,鵬揚30年期國債ETF凈流入122.6億元,易方達公司債ETF、富國政金債ETF以及南方公司債ETF凈流入均超百億元。
今年債券ETF新發上,8只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基本上完成30億元的發行目標,募集規模達到240億元。
6月6日,8只產品正式納入通用質押式回購標的,有助于投資者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滿足多元投資策略?;鶞首鍪袀鵈TF兼具信用風險可控、質押融資便利雙重優勢,能夠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資產配置需求,適配以年金、保險為代表的中長期資金的投資需求。
圍繞著納入回購質押庫消息,該品類基金持營增幅明顯,上述8只信用債ETF合計凈流入572.31億元,合計規模也達到792.75億元。其中,4只上交所基準做市債ETF相繼突破百億元大關,其中規模最大的易方達公司債ETF137億元。4只基準做市債ETF上市以來交投活躍,進入6月以來日均成交額74億元。
債券ETF創新產品仍在擴容,首批科創債ETF即將上報
債券市場規模增加有監管、基金公司、市場行情以及投資者配置需求的多重原因合力推動,證監會等監管機構近年明確支持ETF產品多樣化,未來可能進一步簡化債券ETF審批流程;機構投資者之外,個人投資者也通過投顧組合等形式加入到債券ETF投資中。
在債券ETF品類創新上,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獲悉,首批科創債ETF即將上報,或有10家基金公司參與其中。
科創債自2021年試點以來,政策支持力度顯著,已形成多層次制度框架。科創債市場正處于快速擴容階段,總規模已超2.8萬億元,這為科創債ETF發行創造了條件。當前科創債包括上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科創票據和企業債等多種具體品類。今年以來,包括招商、富國、鵬華等12家基金公司已經率先上報上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