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到目前為止,深圳已累計開通無人機航線近300條,完成載貨飛行170多萬架次。 ②深圳將圍繞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范區,匯聚最優資源、集聚最大力量,推動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加力提速,成群成勢。
《科創板日報》6月12日訊 6月12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表示,關于低空經濟,深圳率先出臺全國首部關于低空經濟的地方專項法規,高質量推進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上線驗證運行可為大規模低空飛行進行精細化時空資源分配的智能融合基礎設施,積極推進全市域空天地一體化低空通感設施全覆蓋,加快低空經濟產業全鏈條集聚發展,完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和標準規范,深圳的消費級和工業級無人機產量全球領先。到目前為止,深圳已累計開通無人機航線近300條,完成載貨飛行170多萬架次。
覃偉中指出,人工智能、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已經成為全球競逐的產業新藍海。深圳堅持把人工智能、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集群加以培育,全面做好技術創新、產業集聚、應用推廣、標準研究、生態建設等工作。
接下來,深圳將圍繞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范區,匯聚最優資源、集聚最大力量,推動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加力提速,成群成勢。具體說要做到“四個一批”:
一是全力攻關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領域布局更多科技攻關項目,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
二是加快實施一批改革創新舉措,全力落實《意見》關于人工智能、低空經濟領域的改革任務,在人工智能輔助醫療設備、低空空域管理等領域探索更多改革創新經驗。
三是持續推出一批示范應用場景,深化“千行百業+AI”全域全時全場景應用,拓展低空物流、低空觀光、應急救援、農林植保等低空經濟的場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開展示范性的應用。
四是培育壯大一批科技創新企業,為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針對性支持,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度協作,培育集聚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人工智能、低空經濟高成長性創新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兩天前的6月10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 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其中提出,支持深圳深化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制度改革創新,完善低空飛行監管規則,探索開展跨境直升機飛行、公益服務等通用航空業務。
2024年以來,我國大力推行低空經濟規劃發展。隨著頂層與地方政策共振推動,低空產業相關規劃不斷完善,各省市明確基建規模、航線規劃、應用場景、制造建設等目標,兌現期從2025年至2030年不等。
方正證券6月9日研報認為,2025年將有望成為低空經濟從前期規劃轉向產業落地的元年,而產業進入落地階段的前提則是相對完善的新數字基建布局,包括低空智聯網、空管平臺及外圍設施、起降站點等。
分析師進一步指出,能夠推動并支持新數字基建規模化建設的催化有三:第一是國家頂層的標準制定及規劃;第二是例如地方債,補貼政策等財政支持;第三是應用端的場景落地拉動對基建的需求上升。國內明確2025年要實現全國低空通信導航系統全覆蓋,規模化建設迫在眉睫,國內對于低空前期布局十分充足,三大催化有望逐漸落地,低空經濟有望在低空司的統籌下進入規模化建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