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大金融走強助推恒指創近期新高,資金面有何亮點? ②部分資金持續看好高息股,機構關注哪些機會?
財聯社6月11日訊(編輯 馮軼)港股今日強勢震蕩,恒生指數、國企指數分別上漲0.84%及1.12%,二者再度創下4月初以來新高,恒生科技指數收漲1.09%。
【金融權重進一步走高 恒指站穩24000點上方】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再度活躍,嗶哩嗶哩漲近10%,網易漲超2%;京東、阿里巴巴、百度、小米、騰訊均飄紅漲超1%。
其他方向上,大金融板塊極為活躍,尤其是券商股漲幅領先,光大證券、廣發證券漲超6%,建設銀行、中信銀行、工商銀行等多股再創新高。
此外,稀土概念、汽車、光伏等出口類行業也明顯走強,市場情緒保持平穩向上。
下跌的板塊中,軍工、創新藥等連續走高的品種有所回調。
整體上看,港股短線延續多頭趨勢。今日恒指成交2351.73億港元,站穩于24000點上方,同時創下近兩個月新高。
沽空方面,今日總沽空金額為254.71億港元,相當于恒指成交額的10.83%,沽空力度保持在近期低點附近。
比亞迪股份、中國平安、騰訊控股沽空金額位居前三,分別為27.49億港元、9.33億港元、9.05億港元。
【中美就落實會談共識達成框架 宏觀預期持續轉暖】
行情層面,今日除大金融板塊活躍度居前外,包括有色、汽車、鋼鐵、光伏在內的周期股也明顯走強。
消息面上,中美關稅談判出現積極信號,帶動市場風險偏好提升。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在倫敦談到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時表示,雙方原則上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共識以及日內瓦會談共識達成了框架。
綜合來看,近期市場交易邏輯聚焦關稅貿易議題。目前國內股市交易宏觀向上驅動加強,后續中美談判進展以及國內增量政策依舊是核心看點。
更值得留意的是,宏觀層面,海外市場除看好中國資產外,對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也出現修復。
據美國首席執行官集團上周對270多名美國企業CEO的調查結果顯示,僅不到30%的CEO預計未來美國六個月將出現輕微或嚴重的衰退,這一比例較5月調查時的46%和4月調查時的62%大幅下降。
【A股反彈攻上3400點 港股高息資產獲資金追捧】
A股方面,今日也是繼續反彈上攻,滬指再度站上3400點。只是,兩市全天成交額1.26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599億,盤面上熱點較為雜亂。
展望后市,國證國際證券表示,全球資本再平衡趨勢下,美元資產配置比重下降推動資金流向非美市場,港元資產間接受益。
國證國際指出,HIBOR近期跌破1%反映流動性充裕,為港股創造估值修復空間。在此背景下,高股息策略凸顯配置價值,既能透過穩定現金流降低波動,又可受益于利率下行帶來的估值提升。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恒生紅利低波ETF已連續19個交易日獲資金凈流入,最新規模超1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銀河證券也指出,全球降息大環境實際上能夠增強紅利資產的吸引力,支付高紅利的股票或資產因其提供相對較高的收益率而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