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去年上半年,不良資產項目掛牌310個,即使用今年5個多月的累計數去比較,也已增長75%。 ②個人貸款不良資產通常缺乏抵押擔保,回收成本較高,故折扣率較低。
財聯社6月10日訊(編輯 楊斌)隨著資產質量承壓,金融機構正在加速甩賣不良資產。
財聯社據銀登中心統計,今年5個多月不良貸款項目已累計掛牌540多單,數量遠超去年上半年,股份制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成為個人不良貸款項目的主要轉讓方。受資產類型、逾期時間等因素影響,個人不良貸款項目的批轉平均折扣已降至4.1%,實際操作中折扣率可低至2%。
業內認為,未來資產包起拍價低于一折將成為常態。
今年不良資產項目掛牌數已超540個,成交以個貸不良批量轉讓為主
財聯社據銀登中心官網統計,今年至今,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項目已累計掛牌542單,成交337單。5月起,不良貸款的掛牌和成交有加速趨勢,5月至今不良貸款項目的掛牌和成交數分別為221單、72單。
事實上,從銀登中心披露的季度不良貸款轉讓情況來看,今年5個多月已掛牌和成交的不良貸款轉讓項目數已遠遠超過去年上半年。去年上半年,掛牌和成交項目數分別為310單、240單,即使用今年5個多月的累計數去比較,也已增長75%、40%。
不良貸款轉讓業務包括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業務、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業務和對公不良資產批量轉讓業務。目前,不良貸款轉讓業務主要以個人批轉為主,成交規模占比在80%以上。從一季度個人不良批轉業務的資產類型結構來看,個人消費貸是主要類型,規模占比72%,其次為信用卡透支,規模占比14%。
消費金融公司是轉讓個人消費貸不良項目的主力,今年包括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簡稱“中銀消金”)、招聯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招聯消金”)、南銀法巴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簡稱“南銀法巴”)都有較大規模的不良貸款轉讓項目。
6月4日,中銀消金已發布了2025年第55期個人不良貸款(個人消費貸款)轉讓項目轉讓公告。招聯消金、南銀法巴今年已發布的個人不良貸款轉讓項目分別有11期、4期。
銀行機構方面,平安銀行于今日發布了2025年第30期個人不良貸款(信用卡透支)轉讓項目轉讓公告,并于6月9日發布了2025年第55期個人不良貸款(個人消費及經營性貸款)轉讓項目轉讓公告。其他不良貸款轉讓項目數較多的銀行還包括中信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
中城信國際研究指出,個人不良貸款的轉讓方以股份制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為主。2023年以來,個人消費貸款和信用卡透支這兩類資產批量轉讓規模顯著提升,也側面反映出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商業銀行資產質量承壓,進一步加大了不良貸款批轉力度。
轉讓價格分化,折扣最低至0.2折
個人不良貸款項目的批轉價格持續走低,目前平均折扣已降至4.1%,個人消費貸資產的折扣率更低,僅有3.8%。與之伴隨的是不良貸款走低的本金回收率,平均回收率僅有6.9%,消費費貸資產為6.5%。
在實際操作中,轉讓價格還有較大分化。以中銀消金今年第55期個人不良貸款轉讓項目為例,未償本息總額2165萬元,轉讓競價起始價210萬元,折扣率9.7%;平安銀行今年第52期個人不良貸款轉讓項目未償本息總額12.95億元,轉讓起始價2600萬元,折扣率僅2%。
業內人士指出,個貸不良批轉業務折扣率受資產類型、逾期時間等因素影響。個人貸款不良資產通常缺乏抵押擔保,回收成本較高,故折扣率較低。隨著市場逐步成熟,轉讓價格逐漸趨于穩定,資產包起拍價低于一折成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