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手造船訂單排產至2029年; ②大型散貨船有訂單突破。
財聯社6月4日訊(記者 梁祥才)在常年2%左右低毛利率徘徊背景下,廈門象嶼(600057.SH)造船板塊因較高的盈利能力備受投資者關注。
在今日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廈門象嶼董事會秘書廖杰表示,截至2025年5月底,公司在手訂單88艘,其中46艘為63500DWT散貨船,25艘為不銹鋼化學品船,在手訂單排產至2029年。目前已新簽2艘210000DWT紐卡斯爾型散貨船,實現公司在大型散貨船上的訂單突破。
深遠海裝備方面,廖杰表示,本年度公司已與中天科技集團上海源威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簽訂了1艘16000噸海纜敷設船建造合同,該船型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自航式、純電驅敷纜船。
廈門象嶼是一家大宗供應鏈服務商,囿于行業特性,整體毛利率較低。據Choice數據,公司2022-2024年大宗商品經營及物流服務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90%、1.53%、1.88%。
造船業務方面,公司近年來增速迅猛。公司2023年開始在年度財報中披露詳細數據,2023-2024年實現營收分別為47.37億元、5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2.62%、24.76%,毛利率分別為22.56%、18.13%。
公司在4月22日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此前公司通過資產拍賣取得了江蘇宏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核心資產,預計2025年中完成復工復產;結合公司2024年財報信息,投產后預計進一步提升公司造船板塊整體產能40%-50%。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董事長吳捷在展望行業發展趨勢時提到,近年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頭部企業依靠資源、服務和風控優勢,積極拓展渠道網絡,搶占更多市場份額,逆周期擴張能力顯著。根據貨量口徑測算,中國大宗供應鏈CR5市場占有率從2021年的4.81%提高至2024年的5.26%(估算數)。
業績方面,廈門象嶼2024年和2025年Q1分別實現營收3666.71億元、971.35億元,同比變化幅度分別為-20.12%、-7.11%;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4.19億元、5.09億元,同比變化幅度分別為-9.86%、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