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芬坎蒂尼集團呼吁歐洲國家加強水下防御能力,以應對當前威脅上升和美國逐步撤退的背景; ②芬坎蒂尼預計全球水下經濟每年將增長500億歐元,其“水下”部門預計在未來兩年內規模翻倍; ③芬坎蒂尼集團股價因擴大水下業務而上漲,與意大利科技企業Graal Tech合作開發自主水下航行器。
財聯社5月26日訊(編輯 趙昊)歐洲最大造船公司——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Fincantieri)呼吁歐洲國家在當前威脅上升和美國逐步撤退的背景下,加強水下防御能力。
芬坎蒂尼集團首席執行官Pierroberto Folgiero在接受媒體時說道,“地中海一直是俄羅斯和美國潛艇的活躍區域,現在輪到我們歐洲人承擔水下防御的責任。”
上周,芬坎蒂尼宣布,其“水下部門”(專注于潛艇、通信系統和自主水下設備)預計在未來兩年內規模翻倍,即2027年營收將達到8.2億歐元,相當于集團當前營收的8%。
他指出,“如果歐洲國家要增加國防開支,那我們就要花得更有成效。”芬坎蒂尼預計,因各國紛紛加大在水下防御和安全領域的投資,全球水下經濟每年將增長500億歐元。
自2022年“北溪”天然氣管道遭襲以來,各國政府已在無人潛水器和反潛技術等水下防御能力上加快布局。
Folgiero認為,對海底電纜等關鍵海洋基礎設施的攻擊威脅正在上升,對能預防或減輕此類襲擊影響的技術和基礎設施的需求也將顯著增長。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外界的注意力集中在波羅的海,但地中海面積是其兩倍,在地緣政治上具有關鍵意義。這正是我們加碼水下防御技術、擴張工業能力的原因。”
上周,在宣布擴大水下業務之后,芬坎蒂尼股價上漲約20%,至每股15歐元。周一(5月26日),該股延續漲勢,截至發稿漲超4%。
芬坎蒂尼還宣布與意大利科技企業Graal Tech建立合作,共同開發自主水下航行器。意大利投行Intermonte分析師表示,水下業務是芬坎蒂尼中長期增長邏輯的關鍵推動力之一。
去年,芬坎蒂尼宣布與國防集團萊昂納多公司(Leonardo)達成一項4.15億歐元協議,收購其WASS潛艇部門;同年還收購了專注于海上設備制造的意大利工程公司Remazel。
芬坎蒂尼曾在2020年嘗試與法國大西洋造船廠(Chantiers de l'Atlantique)合并,但遭法國政府反對并因歐盟反壟斷審查而失敗。
疫情以來,公司實現強勁增長,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設有多個船廠,國際訂單激增。
上周公司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5%,達到23.7億歐元;其訂單積壓總額創下歷史新高,達576億歐元,相當于2024年年營收的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