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大北農近四年首次在一季度實現盈利; ②生豬板塊盈利、期間費用下降是公司業績改善的主要因素。
面對每天上千份上市公司公告該看哪些?重大事項公告動輒幾十頁幾百頁重點是啥?公告里一堆專業術語不知道算利好還是利空?請看財聯社公司新聞部《速讀公告》欄目,我們派駐全國的記者們將于公告當晚為您帶來準確、快速、專業的解讀。
財聯社4月29日訊(記者 劉建 王平安)受益于豬價高于去年同期,大北農(002385.SZ)今年一季度同比實現扭虧為盈,這也是公司近四年來首次在一季度實現盈利。
今日晚間,大北農發布公告,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65億元,同比增長2.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4億元,同比扭虧為盈,上年同期為虧損2.09億元。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豬價優于去年同期是公司業績改善的主要因素。從銷售簡報來看,一季度公司控股及參股公司累計銷售生豬183.99萬頭,上年同期為145.20萬頭,錄得銷售收入30.46億元,銷售均價分別為15.34元/kg、14.52元/kg和14.35元/kg,其中僅3月份均價稍低于去年同期。
此外,公司的期間費用控制見到成效,是公司扭虧為盈的另一重要因素。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分別為2.72億元、3.25億元和1.18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0.23%、17.30%和10.61%。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一季度同比實現扭虧,但環比卻出現一定程度下滑,這與去年末以來豬價持續回落有關。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受市場供需格局影響,2025年豬價恐難重現去年高點,上市豬企需持續強化成本管控能力,方能保持盈利穩定性。
此外,今年一季度,公司此前持續推進的“降負債”似乎也有所“失速”。去年,公司資產負債率連續下降,年內總降幅4.3個百分點,從一季度末的67.75%降至年末的63.45%。但今年一季度,公司資產負債率小幅回升至64.42%。截至一季度末,公司短期借款為84.64億元、應付票據與應付賬款為21.7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轉基因方面,今年的4月8日,我國再有99個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擬通過國審,轉基因產業化進程處于明顯加速態勢。而在擬過審品種中,有58個品種的轉化體所有者為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有分析人士認為,轉基因市場效益可觀,其提速發展或有利于企業此前的大量投入轉為實際產出。
資料顯示,大北農主要圍繞作物科技與動物科技兩條主線,涉及種業行業(生物育種及常規育種)、飼料行業、生豬養殖行業及疫苗動保行業等業務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