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三峽水利的水電裝機發電能力受流域來水情況影響大,環保政策等因素對錳產業經營影響顯著 ②公司整體債務負擔較輕,但債務結構有待優化,近年部分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弱化。
財聯社4月25日訊(編輯 楊斌)三峽水利(600166.SH)公布2025年一季報,業績由盈轉虧,凈利同比下滑136%。在主營的水電業務受來水量影響的同時,三峽水利聯營與投資的公司較多,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對公司利潤的影響較大。三峽水利目前有2只存續債券,共18億元,其中一只8億元的超短融將于今年7月到期。
一季報顯示,三峽水利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2.71億元,同比下降7.92%;實現歸母凈利潤-432.75萬元,而2024年一季度盈利1187.50萬元,同比下滑136.44%。
公司表示,一季度凈利大幅減少主要系一季度確認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同比減少,資產處置收益同比減少,以及確認的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收益減少。不過,三峽水利一季度在經營層面也有下滑。公司一季度發電量同比下降7.10%,系水電站所處流域來水量偏枯所致,售電量同比下降9.16%。
同時公布的年報顯示,2024年三峽水利實現營業收入103.22億元,同比下降7.65%;實現歸屬母凈利潤3.10億元,同比下降39.94%。
三峽水利主營水力發電及電力銷售業務,2024年電力業務利潤3.44億元,占到營業利潤95%以上。但公司聯營與投資較多,業務及利潤構成復雜。2024年,三峽水力的錳業及貿易業務虧損1.58億元,另計提減值準備1.61億元、資產減值損失4067萬元。
公司表示,部分區域水電站2024年自發電量同比下降,導致該區域電力業務利潤貢獻同比下。同時,非流動性資產處置收益和持有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下降,單項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和商譽減值損失同比增加。另外,受貿易業務規模縮減、電解錳市場價格同比下降、產能利用率下降等影響,錳業及貿易等業務產生的虧損同比增加。
聯合資信在去年的跟蹤評級報告中指出,三峽水利的水電裝機發電能力受流域來水情況影響大,售電業務外購電量購銷價差對電力業務盈利水平影響顯著。環保政策等因素對錳產業經營影響顯著,電解錳價格持續下降,業務經營承壓。
三峽水利最新評級AA+,目前公司有2只存續債券,余額18億元。今年1月發行的超短融“25三峽水利SCP001”規模8億元,票面利率1.75%,即將于7月到期。
三峽水利的控股股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三峽集團”),聯合資信肯定了三峽集團在行業地位、資源稟賦等方面具備綜合優勢。三峽水利為三峽集團內以配售電為主業的唯一上市平臺,可持續獲得三峽集團支持。
資產負債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三峽水利總資產253.72億元。除固定資產外,商譽規模較大,達30.24億元占總資產11.92%。總負債141.31億元,其中流動負債89.24億元,主要是短期借款。公司2022年到2024年的現金短期債務比為0.31、0.26、0.14。
聯合資信認為,三峽水利整體債務負擔較輕,但債務結構有待優化,近年部分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弱化。
現金流方面,三峽水利2024年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凈額8.98億元,同比下降29.07%。公司表示,電力和錳業及貿易業務購銷商品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均減少,另收到增值稅留抵稅額返還同比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