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行情巨震后港股回購潮迅速升溫,哪些個股走勢活躍? ②高息板塊估值優勢或再度顯現,機構怎么看后市變化?
財聯社4月8日訊(編輯 馮軼)受隔夜美股止跌帶動,今日港股行情也短線企穩。隨著多家港股接連公告大額回購計劃,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 疊加恒指再度回到20000點下方,估值優勢或重新受到市場關注。
截至發稿,今日港股市場上披露回購增持計劃的個股集體走強,活躍度明顯高于大盤。
其中,國泰君安(02611.HK)、美的集團(00300.HK)均漲超3%,紫金礦業(02899.HK)漲逾2%,中國外運(00598.HK)、中國石油(00857.HK)等中字頭央企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國務院國資委8日表示,將全力支持推動中央企業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為,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切實維護全體股東權益,持續鞏固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價值。
具體來看,中國石油公告控股股東擬28億至56億增持,中國石化控股股東擬增持20億元-30億元。美的集團、紫金礦業則分別披露了15-30億元及6-10億元的回購計劃。此外,中國外運、第四范式,中國太保等公司也紛紛跟進。
Wind數據還顯示,港股年內回購熱潮持續。截至4月7日,已累計回購逾470億港元。其中既有騰訊、快手這類互聯網科技公司,也有匯豐控股、友邦保險、時代電氣等其他行業龍頭。
而整體上看,短線掀起回購潮的個股,均以權重藍籌及各行業白馬龍頭股為主,也有望對當前弱勢的指數行情形成支撐。
東北證券分析稱,在中央匯金等國家力量筑牢市場防線外,優質的央國企和民企掀起“回購潮”,這些產業資本在市場估值處于低位時積極行動,不僅為市場注入了流動性,還向投資者傳遞出市場存在 “價值洼地” 的明確信號。而據民生證券跟蹤數據,當前港股高股息板塊、消費板塊與醫藥板塊估值也都處于歷史相對低位。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一周,場內資金已有從前期成長板塊流向了電力、銀行和煤炭等高股息板塊進行防御。從基本面來看,上述行業中不少公司也具備大額回購能力,值得投資者保持跟蹤。
綜合來看,針對當前風險情緒加重,波動持續加劇的市場,多方力量正在不斷積蓄修復動能。華安證券表示,情緒宣泄性急跌不可持續,穩市措施和外貿對沖政策有望助力市場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