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鉍價年內已翻倍,創近十年新高; ②出口管制、資金情緒、國內外價差拉大等是導致本輪鉍價上漲的重要因素; ③業內人士對未來價格走勢出現分歧,產業鏈中囤貨與變現并存。
財聯社3月23日訊(記者 梁祥才)“本來就認為未來肯定是上升趨勢,但沒想到它漲得這么快。”對于近期暴漲的鉍價,一位鉍金屬生產商向財聯社記者感嘆道。
今年以來,鉍價呈現加速上漲走勢創近十年新高,年內漲幅已翻倍。財聯社記者多方采訪獲悉,出口管制、資金情緒、國內外價差拉大等是導致本輪鉍價上漲的重要因素;業內人士對未來價格走勢出現分歧,產業鏈中囤貨與變現并存。
A股公司中,高能環境(603588.SH)、豫光金鉛(600531.SH)、中鎢高新(000657.SZ)“含鉍量”較高,隨著本月鉍價加速上漲,三家公司股價呈現整體上行走勢,均一度出現漲停情況。
鉍價年內漲幅120%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國產精鉍(≥99.99%)均價約16萬元/噸,年內漲幅約120%,價格創近十年新高。
“近期鉍、銻這兩種金屬都漲價快,市場上有商家在囤貨,公司收廢料時,相對應的金屬計價系數也出現上漲。”有產業鏈人士向財聯社記者如此表示。
財聯社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獲悉,國內出口管制是本輪鉍價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2月初,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商務部、海關總署公布對鉍、鎢、碲、鉬、銦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決定。
上海鋼聯稀貴金屬事業部分析師陳琪琪告訴財聯社記者,受中國出口管制政策影響,海外鉍錠供應缺口持續擴大,推動國際價格快速攀升,導致國內外價差顯著拉大,形成國內價格上漲核心推力。疊加春節后鉍錠現貨市場供應偏緊,冶煉廠招標成交價不斷上移,進一步強化了成本支撐。貿易商在相關平臺交易活躍,放大市場看漲情緒。
值得關注的是,海外鉍價處于領漲狀態,機構數據顯示,目前歐洲鉍(≥99.99%)報價已由年初的6美元/盎司,上漲到超過2005年以來約18美元/盎司的歷史高點。
據悉,鉍是半導體封裝、核反應堆冷卻劑及量子計算材料核心原料。由于鉍儲量較少,通常不作為主要產品進行開采,主要為鉛、鎢、鋅礦石加工過程中的副產品。
A股“含鉍量”較高的三家公司
高能環境、豫光金鉛、中鎢高新在A股公司中“含鉍量”較高。
高能環境旗下的全資子公司靖遠高能是全國最大精鉍生產企業,2024年生產精鉍超過4000噸。
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高能環境獲悉,公司鉍產能為6000噸,未來產量提升空間,主要取決于上游原料的供給量。公司去年整個資源化板塊業務毛利約9%,其中鉍的毛利較高,能達到20%-30%左右,是公司計劃重點增產的產品。
需要指出的是,據高能環境2024年財報,公司當年精鉍銷量約4800噸;庫存量為38噸,同比減少約90%。
鉍是豫光金鉛的金屬冶煉副產品之一,公司2023年精鉍產量為1675噸,精鉍產品在公司總收入及營業利潤中占比不高,均未超過10%。
?公司相關人士對以投資者身份咨詢的記者表示,按照公司目前既定生產節奏,未來鉍年產量預計不會有較大波動。
中鎢高新鉍金屬儲量位居全球前列,據公司2021年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披露,受托管理五礦集團旗下鎢礦山企業,管理范圍內的礦山企業鉍金屬儲量24.3萬噸,占全球總儲量的35%,其中基礎儲量16萬噸,占全球基礎儲量的48%。
同時,據湖南省自然資源廳2024年11月披露信息,湖南鉍礦儲量很大,為柿竹園礦區的伴生礦,是世界級特大型鉍礦,可以伴隨鎢礦采選回收。
中鎢高新在2024年12月表示,此前擬51.95億元收購柿竹園100%股權事項已完成。同時,公司2月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柿竹園出產鉍精礦,年產量約1500噸,產量受選礦處理能力、回收率等影響波動,營收占比情況根據價格和產量不同而不同。
對未來價格預期存分歧
對于未來銻價走勢,受訪的業內人士所持觀點不一,出現分歧。
一家有色冶煉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近期國內鉍下游需求表現并無起色,預計受炒作資金情緒影響較大,漲價后導致業內出現惜售捂盤的情況。
此外,有數位產業鏈一線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當前市場上并不缺貨,只是價格能否談好的問題;有持貨商已經逢高變現,在當前價格水平下,繼續上漲缺少基本面動力支撐。
高能環境相關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短期來看,目前國際鉍價領漲后國內價格追漲,這可視作市場給出的一種價格變動信號,長期來看,受制于資源的稀缺性以及應用領域的特殊性,未來整體上漲動力仍存。
陳琪琪表示,盡管近期下游對高價鉍品抵觸情緒升溫,價格出現小幅回調,但國內外價差倒掛的格局仍未扭轉,疊加海外剛性需求及國內供應增量有限,未來鉍價或維持高位震蕩,甚至不排除價差驅動下再度上行。
從市場需求來看,鉍應用領域廣泛,包括醫藥、冶金、顏料、化妝品、電子、半導體、光伏等多個行業。
中國貢獻了世界上主要鉍產量,美國USGS數據,近10年全球供給并無太多增量,2023年全球精煉鉍產量為2萬噸,其中中國產量為1.6萬噸,全球占比80%。韓國、老撾2023年產量分別為850噸和2000噸,占比分別為4.25%和10%。
消費方面來看,公開信息顯示,2022年,全球鉍消費總量為15340噸,其中歐洲占39%、中國占31%、美國占14%、日本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