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世界核能協會表示,這是核能行業以外的主要企業首次聯合公開支持大規模、協調一致的核能擴張; ②這一承諾源自于2023年COP 28的《三倍核能宣言》; ③周三一同簽署協議的還有西方石油、陶氏化學等知名上市公司。
財聯社3月12日訊(編輯 史正丞)世界核能協會周三宣布,包括谷歌、亞馬遜、Meta等全球大型科技和工業用電巨頭,已經簽署承諾書,支持“2050年前將全球核能發電量至少翻3倍”的目標。
作為背景,《三倍核能宣言》是在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 28)期間通過的政策文件。去年9月,高盛、美銀、摩根士丹利等14家全球大型金融機構也簽署承諾書,加大對核能行業的支持力度。這一承諾本身不具備強制效力,但凸顯出各行業巨頭對核能的支持日益增長。
除了前述三家科技巨頭外,周三一同簽署協議的還有西方石油、陶氏化學等知名上市公司。世界核能協會表示,這是核能行業以外的主要企業首次聯合公開支持大規模、協調一致的核能擴張,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全球能源需求。
核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在全球用電需求料將長期、持續上升,且產業鏈愈發關注“減排”、“零碳”等理念的背景下,正在成為全球多國和大型企業的重點關注對象。
根據世界核能協會的數據,截至2025年初,全球僅有約411座核反應堆正在運行,總裝機容量約為371吉瓦,大概供應了全球9%的電力。自COP 28以來,全球總共有8座新的核反應堆并網,并開始新建12座核電站。
Meta能源主管Urvi Parekh表示,公司之所以支持這一承諾,因為建造昂貴的核電站,需要政府、開發者、公用事業公司和電力消費者之間進行大量的協調。
她進一步表示,這一承諾旨在鼓勵政府為核能擴張簡化監管,同時向公用事業產業發出信號——它們產出的電力會有買家。
Meta曾在去年啟動一項招標,要求在2030年代上線1至4吉瓦的新核電項目。
核能的復興,也在推動一些國家改變政策。
意大利政府上個月向議會提交了一份法律草案,旨在為該國重新引入核能。意大利在1987年公投后逐步淘汰了核能。日本政府近期也表態稱,希望提高核能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
核能領域眼下也處于“新技術冒頭”的初期。多家科技巨頭已經與所謂的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SMR)開發商簽訂了數十份無約束力的采購備忘錄,但其中只有少數公司為項目提供了開發資金。
但許多傳統能源巨頭,卻對此有著不同的見解。
北美大型電力生產商NRG的首席執行官Lawrence Coben表示,那些擁有大規模云計算和數據業務的超大規模企業,并沒有指望核能。Coben強調,如果他們簽訂的合同中有“若2035年前未能交付,將面臨巨額罰款”的措施,那可能會更有看頭,但現實是沒有這樣的條款。
全球市值最高電力公用事業控股集團NextEra Energy的首席執行官John Ketchum也表示,新型核電站至少要到2035年或更晚才能建成,現在仍需開發首個可行的先進能源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