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談及DeepSeek和機器人時表示,它也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大機遇。 ②北京市已針對AI教育連發兩份文件;上海市經信委與市教委聯合推進“AI+教育”垂類場景應用落地工作;成都市已首批遴選35所中小學開展“AI+教學”試點。 ③券商指出,AI教育新一輪蝶變在即。
《科創板日報》3月5日訊 2025年3月5日上午大會開幕會結束后,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首場“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中表示,DeepSeek和機器人在最近一段時間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歷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都對社會提出了特別重要的需求,尤其是對教育,所以它也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大機遇。
另外他透露,今年中國將發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書。
實際上在此之前,已有多地在“AI+教育”上展開布局。
2月下旬成都市教育局發布通知,首批遴選35所中小學開展“人工智能+教學”試點,聚焦人工智能與教學深度融合核心場景,探索“以智助教、以智助學、以智助育、以智助評、以智助研”的實踐路徑,增進教與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讓教師有更多時間為學生健康成長賦能,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形成一批“可落地、真管用”的典型經驗,逐步向全市中小學輻射推廣。
1月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宏韜透露,市經信委與市教委聯合推進“人工智能+教育”的垂類場景應用落地工作,雙方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開展完善教育大模型標準和評測、加快教育數據的歸集與整合、加快謀劃高價值應用場景等三方面工作。
去年10月,北京市教委等部門針對“AI+教育”連發兩份文件:《北京市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工作方案》及《北京市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應用指南》。
其中,《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市完成建設教育領域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場景,大中小學普遍開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到2027年,全市教育領域人工智能規模化、系統化、常態化應用的格局基本成型。
《指南》則明確了以“智”助教、以“智”助學、以“智”助評、以“智”助育、以“智”助研、以“智”助管等六大重點應用領域,全面涵蓋AI在學校教育中的所有關鍵應用層面。
學習是一個慢過程,且往往具有反人性和“不可能三角”(個性化、高質量、大規模/低成本)的特征。隨著AI時代到來,ChatGPT已以更大規模模型實現良好的問答互動性、多模態理解與多類型內容生成能力,DeepSeek則具備低成本、開源和推理能力,券商認為,其將改善AI教育的精準度,帶動深度思考并節約訓練成本,AI實現啟發式教學將成為可能。
從具體應用領域來看,上文中北京市和成都市的布局都涉及到“教、學、評、育、研”幾個方面。
國泰君安指出,AI可以從教、學、管、考等多維度重塑教育行業,實現降本增效。在教師端,AI可輔助備課、教研、組卷、判卷、寫點評等,幫助老師提高教學質量和備課效率,節省人工成本;在學生端,AI通過虛擬交互和個性化數據分析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AI大模型不斷演進,DeepSeek-R1模型展現“低成本+高推理能力+多模態支持”的組合優勢。
每一輪技術革新都帶來了教育行業的重大變化,如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培訓類涌現出在線大班網課、工具類涌現出拍題搜答案APP,中信建投3月4日報告指出,大模型不斷演進下,AI教育新一輪蝶變在即,預計有望加速大模型時代教育原生APP的涌現。
分析師進一步指出,AI教育商業化方向包括:
1)大模型加持下的智能教育硬件,構建問答、輔助、教學場景為一體,有望取代輔導老師職能(答疑、批改、測評,練習過程)、部分教學老師(知識點講述,學習過程),在后雙減時代,學習機并未消亡反而持續增長,2024年全渠道學習機(含學練機)銷量600余萬臺/+25.5%(線上占比90%+)、占k12在校人數約3%,假設未來滲透率達到30%+、對應量級5000萬臺以上,在AI加持下學習/練機有望實現行業從1到10的轉變。
2)滿足特定教育場景的AI教育2C軟件應用,如語言學習類、答疑類。
3)B端應用場景,進一步助力教師工作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