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DeepSeek V3/R1滿血版上線華為云,機構稱AI模型迭代有望加速進行;②小鵬汽車5月將推MONA M03 MAX,搭載行業最頂尖自動駕駛技術;③字節豆包大模型團隊提出稀疏模型架構,推理成本最高可降低83%。
【今日導讀】
DeepSeek V3/R1滿血版上線華為云,機構稱AI模型迭代有望加速進行
小鵬汽車5月將推MONA M03 MAX,搭載行業最頂尖自動駕駛技術
字節豆包大模型團隊提出稀疏模型架構,推理成本最高可降低83%
郭明錤:蘋果正研究人形與非人形機器人
這一大模型即將發布,行業正迎來智能化升級的重要機遇
比亞迪7萬級高階智駕車正式上市,機構預計國內今明兩年迎來智駕拐點
2025年eVTOL有望逐步向半固態過渡,正式打開固態電池低空市場
【主題詳情】
DeepSeek V3/R1滿血版上線華為云,機構稱AI模型迭代有望加速進行
據華為云微信號信息,DeepSeek V3/R1滿血版已上線華為云。DeepSeek V3/R1 671B旗艦模型(滿血版),通常需要高端GPU進行推理,現在基于華為云昇騰云服務的全棧優化適配,可獲得持平全球高端GPU部署模型的效果,提供穩定的、生產級服務能力,滿足業務商用部署需求。華為云昇騰云服務可以提供澎湃、彈性、充足的AI算力,并且支持旗艦版模型的免代碼,一鍵部署。
上海證券認為,IT企業與DeepSeek的深入合作嵌套將對模型推廣&云服務體驗產生顯著正向助推,同時DeepSeek所帶來的開源策略的廣泛應用改變了閉源巨頭的商業模式,傳統開發者協作方式出現轉變,AI模型迭代有望加速進行。
公司方面,南威軟件推出的深海大模型和白澤政務大模型均已接入DeepSeek相關版本并進行私有化部署,并通過深度融合DeepSeek-R1和DeepSeek-V3等先進模型,利用模型蒸餾技術優化模型性能。萬興科技已完成深度求索(DeepSeek)最新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的深入適配,涵蓋旗下視頻創意、繪圖創意及文檔創意軟件業務多款產品。
小鵬汽車5月將推MONA M03 MAX,搭載行業最頂尖自動駕駛技術
據媒體報道,納米AI搜索“百車行動”在北京舉辦,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要做一款2萬美元的頂級智駕產品。小鵬汽車今年5月會推出MONA的頂配版MONA M03 MAX,“搭載行業最頂尖的自動駕駛技術”,MONA的名字來自“made of new AI”。他認為,下一個10年,高階智能駕駛的滲透率會從2%提升至50%,甚至80%—90%。
民生證券表示,端到端技術推動智駕能力飛躍,智駕平權為核心主線。小鵬和華為系為代表的車企2024年以來持續進行智駕的迭代及推廣。小鵬國內首發量產的“端到端”大模型,此外,各家廠商均積極推進智駕的普及和推廣,標配智駕時代已來。展望2025年,智駕技術進步有望降低智駕硬件門檻,將智駕應用在20萬以內的主流市場中,以小鵬和比亞迪為首的車企有望通過平價智能化,在2025年形成差異化優勢,并獲得銷量的提升。
公司方面,華測導航作為國內高精度定位龍頭公司,在自動駕駛業務獲得突破,與多家車企合作開發的部分車型已實現量產,目前已成為小米汽車SU7系列產品的IMU-BOX獨家供應商。公司可以為用戶提供整套激光雷達產品及相關解決方案。德賽西威深度聚焦于汽車智能化高效融合,布局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網聯。公司智駕域控產品為行業第一,2024年1-8月市占率為23.90%。公司產品矩陣將覆蓋更多的算力區間,以滿足更大范圍的市場需求。高算力平臺已量產配套理想汽車、小鵬汽車、路特斯、廣汽埃安、極氪汽車等多家車企。
字節豆包大模型團隊提出稀疏模型架構,推理成本最高可降低83%
字節豆包大模型團隊提出稀疏模型架構,推理速度較MoE架構提升2-6倍,推理成本最高可降低83%。此外,據豆包大模型團隊官宣發布視頻生成實驗模型“VideoWorld”,不同于Sora、DALL-E、Midjourney等主流多模態模型,VideoWorld在業界首次實現無需依賴語言模型,即可認知世界。
作為一種通用視頻生成實驗模型,VideoWorld去掉語言模型,實現了統一執行理解和推理任務,且這種純視覺模型可“預測”未來,并能“理解”因果關系。民生證券計算機團隊認為,豆包開源視頻大模型“VideoWorld”發布,讓視頻生成成為通用知識學習方法,在現實世界充當“人工大腦”,有望激活“視覺市場”為其打開增長空間。
上市公司中,網達軟件始終專注于大視頻領域,“藍圖”智能圖像創作系統,通過使用大模型的文生圖能力,應用到內容海報、內容封面的圖片生產過程。當虹科技BlackEye多模態視聽大模型完成與DeepSeek深度融合,近日共同發起成立DeepSeek傳媒行業應用創新聯盟。
郭明錤:蘋果正研究人形與非人形機器人
郭明錤剛剛在海外平臺X上發文稱,蘋果正在為其未來的智能家居生態系統探索人形和非人形機器人項目,但目前這些內部產品仍處于早期概念驗證(POC)階段。鑒于目前的進展和大型項目開發周期,他認為蘋果機器人要到2028年或更晚才能實現量產。
同時,據供應鏈調研表明,蘋果更關心用戶如何與機器人建立互動感知,而非機器人的外表,這意味著傳感硬件和軟件才是核心技術。光大證券陳佳寧認為,強化學習是一種通過試錯進行學習的方法,但傳統上這種方法非常耗時,而DeepSeek的訓練方式成本較低,且R1在三維空間推理準確率達87.6%,跨模態意圖理解F1值為91.2%,若與機器人領域深度結合,可能推動機器人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進化,同時加速其在更多垂直場景的落地應用。
上市公司中,領益智造具備控制器、減速器、仿生機械臂、伺服驅動機、電源控制系統等核心零組件的供應能力以及整機組裝能力,當下已和Hanson、智元、FigureAI等全球知名人形機器人企業共同合作研發,為客戶提供各類核心零部件。智信精密擁有行業領先的機器視覺、精密運動控制、通用軟件平臺等技術,主要客戶為蘋果公司。
這一大模型即將發布,行業正迎來智能化升級的重要機遇
華為數據儲存公眾號發布信息稱,將發布基于華為DCS AI解決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模型。據介紹,該模型將于2月18日舉辦的“2025醫療人工智能與精準診療發展論壇”上發布。
病理診斷是一種基于圖像信息的診斷方式,被譽為疾病診斷的“金標準”,目前我國病理行業發展面臨病理醫生缺乏、分布不均勻、培養周期漫長等特點。“自動化、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已成為病理科發展的必然趨勢。江海證券指出,AI的突破性發展,正在推動醫學診療從傳統經驗醫學向數據驅動的精準醫學跨越。在“健康中國2030”戰略指引下,醫療行業正迎來智能化升級的重要機遇。
上市公司中,安必平與華為的合作聚焦于病理科全流程數字化解決方案,結合華為的存儲與算力技術,解決病理切片數據量大的存儲與高效讀取問題,以確保診斷效率。達安基因表示,在AI輔助診斷應用上,參股公司云康集團已成功引進了病理DNA多倍體AI輔助診斷、宮頸液基細胞AI輔助診斷、染色體AI分析等項目,診斷效率大幅提升,應用效果不斷顯現。迪安診斷表示,2024年,公司子公司醫策科技助力湖北省省級數字化病理服務體系,已簽約70余家的當地醫院,當地病理AI市場占有率約為70%;迪安自有實驗室使用相關產品已提供300萬份以上AI病理診斷報告;相關應用已延伸到CRO領域。
比亞迪7萬級高階智駕車正式上市,機構預計國內今明兩年迎來智駕拐點
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宣布,海鷗智駕版車型正式上市,宣稱“7萬級高階智駕主流代步車”,定價6.98萬元起。
平安證券認為,比亞迪智駕示范效應強,競爭對手必須快速跟進,智駕功能尤其是高速NOA有望快速普及。雖然從智駕功能釋放維度看比亞迪是跟隨者,但比亞迪是推動整個行業智駕滲透率快速提升的重要推動者。光大證券認為,隨著比亞迪等頭部新能源車企陸續搭載高速NOA及以上功能智駕,預計國內智駕2025E-2026E拐點有望臨近、2027E-2028E有望迎來2.0時代的高速增長期。
上市公司中,萬集科技依托路側數據優勢,搭建全棧自研的車路云融合智駕方案,開發單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打通車路協同數據融合,提供車路協同的L4+級高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德賽西威深度聚焦于汽車智能化各領域的高效融合,業務涵蓋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公司客戶包括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廣汽乘用車、長安汽車、奇瑞汽車、比亞迪、上汽乘用車、一汽紅旗、理想汽車、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等。
2025年eVTOL有望逐步向半固態過渡,正式打開固態電池低空市場
據媒體報道,隨著車企對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領域的果斷布局,作為供應商的動力電池企業也不甘落后。尤其是在高比能固態電池軟包鋰電池的小批量生產更貼合eVTOL需求的形勢下,新的布局和市場開拓有望加速固態電池的量產應用,為動力電池廠商打開新局面。
固態電池被譽為是最具潛力的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繼消費電子、車用電池、儲能電池之后,動力電池企業開辟出eVTOL這一新賽道。有市場研究機構預測,到2030年,全球eVTOL市場規模將達550億美元,204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美元,2050年市場規模將達9萬億美元。廣闊的市場需求,尤其是車企在eVTOL領域的布局加快,直接拉動動力電池企業的新競速。國聯證券指出,隨著億航智能固態電池首飛,寧德時代與峰飛合作,以及其他多固態廠商布局低空,2025年eVTOL有望逐步向半固態過渡,正式打開固態電池低空市場。
上市公司中,南都電源表示,結合目前公司固態電池的技術特性,較匹配的應用場景為低空飛行器、無人機、機器人等,目前已在積極對接相關公司進行多場景的應用與推廣。上海洗霸在新型固態電解質材料、固/固界面和電池器件方面正在穩步推進,將積極參與相關產業鏈建設和示范應用。藍海華騰投資的高能時代硫化物全固態鋰電池研發進展順利,已經完成自動化生產試驗線搭建,已實現5Ah以內電芯小批量生產,目前正在籌備批量化生產線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