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不可靠實體清單首次納入生物技術領域的外國實體; ②數據顯示,2020-2022年,因美納占中國市場的份額分別為59%、48%、37%,逐年縮水。在過去的2023年,因美納在中國市場的新增裝機市場份額又進一步下滑至26.5%。
《科創板日報》2月5日訊(記者 徐紅)不可靠實體清單首次納入生物技術領域的外國實體。
日前,因全球基因測序巨頭因美納(Illumina)被中國商務部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或影響其在華業務,市場預期國產基因測序儀有望獲益。
而在農歷蛇年的首個交易日(2月5日),華大智造(688114.SH)股價也因此走出了開門紅。截至收盤,報45.7元/股,漲14.36%。
“目前我們還不清楚Illumina被納入該清單的具體原因,但此事勢必對國產品牌形成利好。基因測序儀會全面轉向國產,尤其是Illumina的存量市場比較可觀,如果試劑耗材也不能賣的話,那么存量市場也將是國產的機會。”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分析人士這樣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認為。
▌基因測序巨頭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2月4日,商務部官網發布《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關于將美國PVH集團和因美納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的公告》。
公告稱: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等有關法律,依據《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有關規定,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決定將美國PVH集團、因美納公司(Illumina, Inc.)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上述兩家實體違反正常的市場交易原則,中斷與中國企業的正常交易,對中國企業采取歧視性措施,嚴重損害中國企業合法權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上述實體采取相應措施。
2020年9月19日,《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公布,自公布日起施行。
對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的外國實體,工作機制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對上榜企業采取一項或者多項處理措施,包括限制進出口活動、限制中國境內投資、限制人員入境、在中國境內工作許可、停留或者居留資格等。
其中在2025年,工作機制分別于1月2日、1月14日、1月15日、2月4日完成了4次執法。
此次是不可靠實體清單首次納入生物技術領域的外國實體。對于因美納在中國市場到底實施了哪些具體的不當行為,《科創板日報》記者亦嘗試通過業內獲得進一步消息,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任何明確回復。
而據有關媒體報道稱,此次因美納被制裁的直接導火索,是其對中國企業“斷供關鍵試劑”“單方面終止技術授權”等行為。有業內人士透露,因美納曾以“供應鏈安全審查”為由,突然中斷與多家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的合作,甚至扣押已付款訂單,導致國內數10個癌癥早篩、遺傳病研究項目被迫停滯。
值得一提的是,不可靠實體清單是一個動態更新的名單,新的企業可能會因違規行為被列入,而已列入的企業也有可能因改正行為而被移出清單。針對此次突發事件,因美納在5日發表聲明稱,目前公司正對相關事情的影響進行詳細評估,并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國產產品快速發展
此次中國商務部決定將因美納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引發業界廣泛關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因美納是不折不扣的全球基因測序巨頭,在中國市場長期占據主導地位。
創立于1998年,因美納是一家專注于基因測序技術的研發與商業化應用的生物技術公司,核心產品包括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基因芯片及相關分析軟件。長期以來,因美納一直壟斷全球基因測序市場,因此也被譽為基因科技行業的 “谷歌”。
中國是因美納公司全球重要的市場之一。自2005年進入中國以來,憑借其先進的測序平臺和全面的服務,因美納迅速在中國市場贏得主導地位,國內多家頂尖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及生物醫藥企業均依賴其設備和技術。
不過,近年來國產測序儀的崛起讓因美納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不斷受到挑戰,市占率持續走低。數據顯示,2020-2022年,因美納占中國市場的份額分別為59%、48%、37%,逐年縮水。在過去的2023年,因美納在中國市場的新增裝機市場份額又進一步下滑至26.5%。
作為國產基因測序設備的領軍企業之一,灼識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華大智造已經超越Illumina、Oxford Nanopore等海外品牌,以47.3%的份額位居國內市占率第一,在國內新裝機量達到695臺。
與此同時,除了最主流的二代測序技術以外,國產企業在單分子測序、納米孔測序等其他技術路線也有全面布局,并不斷取得突破。
“國內高通量測序儀的產業集成度和上下游生態建設上,與Illumina還有差距。現階段Illumina測序儀的數據總量和應用范圍都明顯領先于國產測序儀;在技術上,Illumina的超分辨光學、機器學習算法和芯片設計也有一定的先進性。”真邁生物此前曾這樣對媒體表示。
隨著因美納被納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分析預期在短期內雖然可能對依賴其設備供應或品牌授權的企業造成困擾,但長遠看有望為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加速國內基因測序企業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
“特別是設備采購后需要使用配套的試劑和耗材,而如果試劑耗材也受限的話,不僅是增量市場,因美納在國內的存量市場可能也會轉向國產。”分析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