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錳鐵鋰產品已取得頭部動力電池企業數千輛汽車訂單需求;近期已與鈉離子電池企業簽訂鈉電正極材料批量采購協議,預計明年會有規模化落地; ②韓國工廠二期產能正在進行調試工作,預計2025年年初投產;歐洲工廠有望在2025年底前率先完成首期建設,已完成北美子公司注冊工作。
《科創板日報》12月31日訊(記者 余佳欣) 在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容百科技財務負責人楊揚表示,該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已提升至11.15%。其第三季度海外客戶銷量和9系超高鎳產品出貨環比均有大幅增長;全球化戰略以及新業務持續推進。“隨著客戶需求的增加、戰略新品的開發推廣以及海外工廠達產率的逐步提升,公司盈利狀況將有望進一步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容百科技實現營收113.23億元,同比減少39.04%;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16億元,同比減少81.1%。
單季度來看,容百科技在經歷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年第一季度連續兩季度虧損后,該公司在二、三季度業績環比增長,并于今年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06億元,同比減少55.15%,環比增加約123.32%。
容百科技主要從事多元材料、磷酸錳鐵鋰材料、鈉電材料及多元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該公司布局鈉電、磷酸錳鐵鋰、固態電池等多領域。
業績會上,容百科技董事會秘書俞濟蕓表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磷酸錳鐵鋰產品出貨同比增長超過100%,繼續保持行業市場占有率第一。同時,該公司錳鐵鋰產品在多家客戶中均為一供地位,并已取得頭部動力電池企業數千輛汽車訂單需求。
“公司已具備年產1萬噸磷酸錳鐵鋰產能,韓國工廠正規劃2萬噸/年磷酸鹽產能。目前低成本、高性能二代產品已突破技術瓶頸,實現長循環壽命的同時,成本進一步降低,滿足動力電池純用要求,且已獲得頭部企業的商用車定點,規模化后有望成為正極領域中瓦時成本最低的材料。 ”俞濟蕓表示。
鈉電方面,俞濟蕓表示,該公司鈉電多款動力和儲能端產品已在海內外頭部客戶完成卡位并持續小規模交付,下一代180Wh/kg體系已完成初步技術儲備。其中,該公司層狀氧化物方向產品,已應用于動力、儲能等下游多項領域;其三季度在聚陰離子材料的壓實及容量等關鍵性能方面取得突破,領先于同行業。
“公司自主研發的鈉電材料一體化生產工藝量產產線已通過國內外主流客戶審核驗證,近期已與行業內知名鈉離子電池企業簽訂鈉電正極材料批量采購協議,預計明年會有規模化落地。”俞濟蕓說道。
固態電池方面,據介紹,容百科技圍繞固態電池領域進行全平臺研發,包括固態電池正極、固態電池電解質以及電解質關鍵原料等。
其中,全固態電池用超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及硫化物電解質材料也得到多家海內外客戶的認證,硫化物電解質離子電導率及空氣穩定性表現優異,已開始制備Ah級別容量密度的全固態軟包電池,能量密度表現優異。
具體客戶進展方面,該公司在固態電池領域已與清陶、寧德時代、衛藍新能源等國內外40余家電池及整車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除了中國客戶外,還包括韓國、日本、歐洲的電池企業和整車企業,同時也有一些國家級重點課題的合作研究。其中半固態電池正極材料配套的電池產品已應用于終端客戶1000公里超長續航車型,全固態電池的三元正極材料獲得行業頭部客戶充分認可,2024年出貨量穩定增長。
新場景應用方面,容百科技董事會秘書俞濟蕓表示,低空經濟領域更適配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的電池產品。“隨著低空飛行領域對高能量密度產品的需求提升,公司開發的高鎳、超高鎳9系等產品的銷量也在持續增加。”
同時,人形機器人賽道,其表示,公司開發的高鎳、超高鎳多晶和單晶三元正極材料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可適配人形機器人這類對高能量密度有需求的領域,正和下游客戶推進相關合作。
海外市場方面,俞濟蕓表示,前三季度,該公司面向歐美、日韓客戶的累計出貨近1.5萬噸,9系以上超高鎳材料出貨超過2萬噸。該公司已與全球前六大最有價值的電池和電動汽車客戶中的五位建立了穩定的開發及供應關系。 “公司第四季度持續保持較高出貨,其中,韓國基地排產環比大幅提升,帶動公司客戶結構進一步改善。仙桃一期產線已基本轉固完成并實現投產。”
“公司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韓國工廠一期2萬噸/年三元材料產能已大規模出貨,出貨量持續提升,二期4萬噸/年三元材料產能正在進行調試工作,預計2025年年初投產;公司通過投資并購手段開展歐洲工廠選址布局,目前已完成首期2萬噸/年項目建設論證工作, 并與多家國際知名電池企業和車企推進并展開合作,有望在2025年底前率先完成首期建設。同時,公司已完成北美子公司注冊工作,北美區域工廠選址穩步推進,目前已經完成多輪選址篩選并與重點區域政府接洽推動項目進展。”俞濟蕓表示。
“未來1-2年,為了滿足國際客戶需求,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公司會在現有基地的基礎上,在其他海外地區積極開展選址工作。”俞濟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