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办公室狂肉校花h,熟女体下毛毛黑森林,一个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WWW,年轻护士的滋味中文字幕

年終盤點| 銀行2024全年息差處低位 2025仍有壓力是行業共識
原創
2024-12-31 18:57 星期二
財聯社記者 史思同
①隨著存款利率傳導機制進一步疏通,負債端成本壓降效果顯現,明年息差降幅有望趨于收窄;
②由于不同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不同,各銀行息差變化情況也可能出現分化。

財聯社12月31日訊(記者 史思同)作為銀行經營管理的“生命線”,近年來凈息差這一指標可謂備受矚目。今年以來,銀行業息差下行趨勢不止,甚至屢屢跌破歷史最低水平,儼然成為懸在行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隨著2024年逐漸接近尾聲,四季度銀行息差表現如何,展望明年息差將是何趨勢,如何保持商業銀行凈息差的穩定等問題愈發受到關注,息差拐點成為業內的共同期待。與此同時,息差壓力也成為近段時間不少上市銀行密集接受機構調研時關注的高頻問題。

在業內專家看來,盡管貸款利率仍在下行通道中,銀行資產重定價壓力仍然較大,但2024年銀行息差收窄壓力較上年或有所減輕。展望后續,隨著存款利率傳導機制進一步疏通,負債端成本壓降效果顯現,明年息差降幅趨于收窄。不過,由于不同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不同,息差變化情況也可能出現分化。

全年息差或仍處于低位,預計壓力較上年有所減輕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商業銀行凈息差仍呈現進一步收窄趨勢。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54%,較上年末下降15個bp;二季度與一季度保持一致,但到三季度則下降了1個bp至1.53%。

具體分機構類型來看,大型商業銀行三季度凈息差較二季度下降0.01個百分點,為1.45%;城商行下降0.02個百分點,為1.43%;民營銀行下降0.08個百分點,為4.13%;股份行和農商行三季度凈息差與二季度保持一致,分別為1.63%和1.72%。

從上市銀行來看,當前已披露三季度凈息差的23家A股上市銀行中,僅有常熟銀行一家凈息差仍維持在2%以上,還有10家凈息差均低于同期行業平均水平(1.53%)。相較之下,去年末42家上市銀行中凈息差在2%以上的有10家,低于同業水平(1.54%)有9家。

對此,業內普遍認為,隨著年內LPR三次下降以及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疊加債券市場調整、投資收益下滑等多重因素,商業銀行息差收窄及盈利增長壓力仍然較大。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分別為25.63%、24.31%、22.95%,成本收入比分別為28.95%、30.71%、31.84%。

在此背景下,臨近年末,銀行業全年息差表現及未來走勢也更加引發業內擔憂。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近兩月來,不少上市銀行獲得機構密集調研,從調研內容來看,息差壓力仍是機構所關注的高頻問題。

其中,以平安銀行為例,前三季度該行凈息差為1.93%,較去年末下降45個bp。對此,平安銀行在接受調研時解釋稱,該行堅持讓利實體經濟,主動調整資產結構,同時受市場利率下行、有效信貸需求不足及貸款重定價等因素影響,凈息差下降。

另一邊,相對穩定的如蘭州銀行三季度末凈息差為1.45%,較去年末略降1個bp。對此,該行也在接受調研時表示,今年以來其凈息差保持穩定,主要得益于負債成本的持續改善。未來將繼續強化負債端成本管控,緩沖資產端利率下行對凈息差的沖擊。

如今2024年已接近尾聲,對于全年銀行業整體息差表現,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告訴財聯社記者,今年以來,由于貨幣政策寬松、貸款利率下行、存款競爭激烈等因素,國內銀行業息差整體呈現收窄趨勢。盡管存款利率下調對負債端成本有所緩解,但效果滯后,全年息差可能處于低位。

不過在湘財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郭怡萍看來,盡管貸款利率仍在下行通道中,銀行資產重定價壓力仍然較大,但今年息差壓力較上年有所減輕。

郭怡萍指出,由于存款定期化、儲蓄類產品價格競爭效應,2023年上市銀行存款付息率下降并不明顯,僅區域行壓降高成本存款取得成效。而今年以來,存款利率下行堵點逐漸疏通,息差降幅有望進一步縮窄。“2023年商業銀行凈息差下滑22 BP,而2024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53%,相比上年下降16 BP,預計全年息差降幅小于2023年。”

2025年息差降幅有望收窄,不同銀行或將出現分化

隨著2025年逐步走近,展望明年銀行息差走勢如何?息差拐點是否可期?這些問題,儼然成為歲末年初時點業內關注的焦點。而從調研情況來看,當前不少上市銀行普遍認為,2025年銀行業凈息差整體或仍存在收窄壓力。

“在資產重定價及支持實體經濟的背景下,資產收益率或將進一步下行,預計凈息差仍面臨下行壓力。”平安銀行坦言。同時,齊魯銀行也同樣表示,考慮到新發放貸款利率下行、存量按揭利率下調、貸款重定價等因素影響,明年凈息差仍存在下行壓力。

從資產、負債兩端展望來看,青農商行指出,資產端,受讓利實體經濟的政策引導,新發放貸款利率水平持續走低,疊加LPR下降及重定價因素,整體貸款收益率水平存在下行壓力;負債端,通過積極調整存款業務品種、緊跟市場利率變化調整存款定價策略、優化負債期限結構等方式,銀行負債平均成本率將持續下降。但整體而言,受存款市場競爭及負債端利率下調滯后性的影響,預計負債端成本率下降幅度仍低于資產端收益率下降幅度,銀行凈息差下行壓力仍存。

另一邊,從機構及業內專家的角度來看,寬松政策導向下,銀行息差壓力仍然存在,但負債成本優化成效釋放有望加速,預計2025年息差降幅有望收窄,而不同銀行息差表現則可能出現分化。

“如不考慮未來進一步降息,商業銀行2025年息差下行幅度將較2024年進一步縮窄,預計息差下行幅度為12 BP左右。”在郭怡萍看來,地方化債政策也將對銀行的息差產生一定影響,若城投節約的利息支出的75%由銀行承擔,預計將每年影響銀行息差約3個基點。不過,隨著存款利率傳導機制進一步疏通,負債端成本壓降將更加有效,明年息差降幅趨于收窄。

據其分析,今年以來,自律機制規范“手工補息”與同業存款行為等,加快存款成本下行,上半年上市銀行存款成本率相比2023年下降9 BP。而在下半年,存款利率自律機制繼續推動存款掛牌利率下行,1年期、5年期利率合計分別下降35 BP、45 BP,存款成本節約幅度將進一步提高。此外,11月規范同業存款定價行為,預計將提升銀行凈息差約2 BP,主要影響在2025年一季度釋放。

同時,曾剛也進一步指出,隨存款定價的下行,2025年息差走勢可能出現一定企穩跡象,但回升幅度有限。而且,不同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不同,息差變化情況可能出現分化。“原則上,存量按揭貸款余額占比較高的銀行,低息存款占比比較高的銀行,2025年所面臨的凈息差壓力可能會更大。”

曾剛認為,2025年,經濟復蘇的力度、貨幣政策的調整節奏以及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優化的進展將是影響銀行息差的主要變量。銀行業需要在低息差環境下,通過提升非息收入(如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加強風險管理等方式來應對凈息差壓力,并維持盈利能力。

收藏
75.27W
我要評論
圖片
歡迎您發表有價值的評論,發布廣告和不和諧的評論都將會被刪除,您的賬號將禁止評論。
發表評論
要聞
股市
關聯話題
3.22W 人關注
7186 人關注
2.41W 人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南县| 景谷| 筠连县| 甘肃省| 南川市| 财经| 绩溪县| 卢龙县| 金湖县| 丰顺县| 和龙市| 桦南县| 磐安县| 福安市| 从化市| 平利县| 台东市| 河北省| 木兰县| 浦江县| 吉安市| 周宁县| 本溪市| 大宁县| 多伦县| 宁城县| 山西省| 朔州市| 乌兰县| 平塘县| 黑水县| 中山市| 神农架林区| 景泰县| 宜兰县| 西吉县| 万州区| 遂平县| 建湖县| 临汾市| 凯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