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24年糖價出現明顯降溫,截至目前較2023年的最高點7600元/噸,已跌去近五分之一; ②展望2025年,有分析人士認為,“預計2025年國內供應偏向寬松,價格或將震蕩偏弱運行。”
財聯社12月27日訊(記者 劉建 王平安)相較2023年糖價的“火熱”,今年糖價出現明顯“降溫”,截至目前,糖價較去年的最高點7600元/噸,已經跌去近五分之一。
糖價下跌的同時,廣農糖業(000911.SZ)、中糧糖業(600737.SH)等相關糖企業績也有所下滑。展望2025年,有業內人士認為,2025年國內有一定的增產預期,伴隨原糖價格走弱,國內的進口利潤窗口已經打開,給2025年的進口加工提供條件,“預計2025年國內供應偏向寬松,價格或將震蕩偏弱運行。”
2023年大熱的糖價,在今年“跌了”。
數據顯示,糖價在今年上半年呈現先漲后跌的震蕩行情,1-6 月白糖(廣西南寧、現款現匯、自提、含稅)均價為6545元/噸,較上年同期上漲0.96%。6月28日國內白糖收于6500元/噸,較年初上漲0.46%。8月成品白糖平均銷售價格6304元/噸,同比下跌760元/噸,環比下跌88元/噸。11月成品白糖平均銷售價格5998元/噸,同比下跌802元/噸。
今年糖價回落是什么因素導致的?有分析人士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認為,印度減產以及禁止出口政策是去年引導行情上漲的原始動力,今年國際市場已經接受這樣的事實。巴西本榨季雖有一定的減產但是產量仍是歷史高位,巴西兩年的高產量在國際市場抹平印度的供應量損失。“2024年北半球進入增產周期,對國際市場形成壓力,國內市場在較強的增產預期下,價格出現回落。”
從國內來看,2024/25年制糖期截至11月,全國食糖產量累計為136.79萬噸,同比增加47.79萬噸,11月單月產糖量達到97.58萬噸,產糖量創下了近十年以來的新高。
國際方面,在今年二季度的時候,北半球主產國新年度播種工作結束,確認下年度甘蔗種植面積有較大幅度增加。隨后巴西進入2024/2025 榨季高峰,因榨季初期甘蔗質量較好開榨速度較快,產量同比增加,盡管泰國、印度受干旱天氣影響產量有所下滑,但巴西的增產彌補了這兩國的減產影響,使得全球白糖供應整體充足。
事實上,糖價的下滑在相關糖企業績也能反映一二,廣農糖業、中糧糖業前三季度分別實現凈利潤-2731萬元、11.62億元,同比分別轉虧、下降19.33%。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國內白糖行業有了新的發展,甘蔗價格聯動糖價政策的實施,給種植帶來了更多的收益。在收入增加的推動下,種植面積的增加,以及優良品種的普及給白糖行業帶來喜訊。有分析人士認為,“國內白糖產業的不斷完善下,我們將會對外糖的需求度逐步降低,國內的定價權會越來越主動。”
展望2025年,國內方面,食糖增產成大概率事件。
有分析人士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廣西甘蔗糖分高于去年,開榨初期部分糖廠測出接近13%的糖分,預計今年整體糖分大幅高于去年。10月下旬以來,廣西大部分地區少雨、溫差大,利于甘蔗糖分轉化和積累。“今年廣西甘蔗成熟度較2023年高,大部分甘蔗成熟期正常甚至偏早。今年廣西產糖率很可能高于歷史平均水平(即:12.31%)。”
甘蔗增產,糖分更高,食糖產量或將進一步提升,前述分析人士認為,“預估2024/25榨季廣西食糖產量約690萬-700萬噸,同比增加80萬-100萬噸。2024/25榨季,全國食糖產量預計1150萬噸。”
國際方面,UNICA協會公布的巴西2024年11月下半月產糖數據又上修了巴西的累計產糖量,超過了近6個榨季的同期平均產糖量,市場預計2024/25榨季巴西有可能會實現4000萬噸的產糖量。
印度方面,ISMA協會預計2024/25榨季糖產量(包括糖轉乙醇的數量)約3330萬噸,較上榨季的3410萬噸小幅減少80萬噸,但總體仍處增產階段。
另有CZAPP數據顯示,2024/25榨季全球食糖產量將增至1.847億噸,為歷史上第二高產量,僅次于2017/18年度,全球供應過剩量將小幅擴大至470萬噸。
有分析人士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認為,2025年白糖市場需要關注的兩個要點,首先是印度的出口政策,印度宣布禁止出口以后國內的白糖庫存得到補充。2024年印度水位恢復,對2025年的食糖豐產帶來有利條件,在完成乙醇計劃的前提下,釋放部分出口額度,有利于糖廠增加收益和保護國內食糖產業,印度出口放開會對國際糖價產生一定沖擊。
其次是國內糖漿市場管控是否放開,糖漿的進口量逐年增加,市場認可度提高,對白糖市場的替代加強,大量的進口引發的衛生安全問題被暫停,關注后續糖漿市場的衛生問題是否得到解決,恢復進口會增加國內的試探供應量,對國內糖價形成一定壓力。
據海關總署數據,2024年1-9月份我國累計進口糖漿、白砂糖預混粉173.26萬噸,同比增長33.04萬噸,增幅23.57%。2023/24榨季我國累計進口糖漿、白砂糖預混粉214.79萬噸,同比增加56.18萬噸,增幅35.42%。其中,糖漿進口145.92萬噸,同比增加36.01萬噸;白砂糖預混粉66.46萬噸,同比增加20.57萬噸。二者以67%和88%含糖率分別計算,合計折白砂糖量約為156.26萬噸。
整體來看,前述分析人士認為,2025年國內有一定的增產預期,伴隨原糖價格走弱,國內的進口利潤窗口已經打開,給2025的年的進口加工提供條件,“預計2025年國內供應偏向寬松,價格或將震蕩偏弱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