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近期紅利主題基金出現延募、清盤等事件; ②年內紅利產品密集發行,已有80只; ③業績驅動新產品成立,超過八成紅利基金今年以來取得正收益。
財聯社12月22日訊(記者 吳雨其)延募+清盤,紅利主題基金怎么了?
曾經紅極一時的紅利基金近期似乎遇到了滑鐵盧。新發方面,平安港股通紅利優選發布公告稱,將原定募集時間截止日2024年12月20日,延長至2024年12月25日。
在存量產品方面,國聯安新藍籌紅利一年定開也于近期宣布清盤,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規模僅剩0.57億元。
毫無疑問,2024年紅利主題基金是最熱門的賽道之一,業內人士也表示,“此前年內擁堵發行紅利基金,同類產品競爭激烈,或導致目前相關產品發行難。另外,紅利產品數量的激增可能會使得一些本身競爭力不足的基金面臨清盤的風險。”
年內已有80只紅利基金密集成立
按基金成立日口徑計算,截至發稿,今年以來共有80只名稱中帶有“紅利”字樣的基金成立,從類型上看,上述80只產品中,有47只屬于被動指數型基金,占比近六成,主要跟蹤標的紅利低波100指數、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指數。33只為主動權益型基金。
值得關注的是,全市場名稱中帶有“紅利”字樣的基金有185只,其中80只均為年內成立,換言之全市場40%以上的紅利基金均為年內成立,可見發行擁堵。一位基金市場人士坦言,“紅利類基金是今年的熱門投資品種,密集發行使得該賽道競爭異常激烈。因此有的延募、有的清盤。”
從延募數據上看,除了前文提到的平安港股通紅利優選,年內還有10只紅利主題基金宣告延長募集期,其中,農銀紅利甄選曾延募兩次,華安、景順長城、銀河、華夏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紅利產品都曾延長募集期。
募集規模來看,年內成立的80只紅利主題基金發行總份額為302.44億份,平均發行份額為3.78億份。不少紅利主題基金募集規模較小,如景順長城國證港股通紅利低波動率ETF,募集了87天,發行規模僅有2.08億份,剛剛達到成立門檻;中歐紅利精選為一只發起式基金,不過募集了82天最后發行份額也只有1.66億份;
再如上述提到的農銀紅利甄選,延募兩次后以2.46億份剛踏入門檻線成立,同樣經歷了延募的上銀國企紅利募集規模也僅為0.46億份。
興證全球紅利為年內紅利主題基金發行份額最多的,合計13.98億份,不過截至上個報告期,該基金已縮水至8.57億份,另外還有廣發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天弘紅利智選等紅利產品募集份額在10億份以上。
存量基金方面,今年以來共有2只紅利產品清盤,除了近期宣告清盤的國聯安新藍籌紅利一年定開,年內清盤的還有博時港股通紅利精選,該基金于5月27日到期,該基金為發起式基金,運行三年規模仍未達預期。
超八成紅利主題基金獲正收益
基金公司競相布局紅利產品,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業績的驅動。
從市場上的185只紅利主題基金業績來看,截至發稿,共有155只相關基金獲得正收益,占比超過80%,僅有30只產品收益告負。
其中,年內凈值增長率最高的紅利主題基金為華安恒生港股通中國央企紅利ETF,達到30.34%,中泰紅利優選一年持有、南方標普中國A股大盤紅利低波50ETF、中泰紅利價值一年持有等基金凈值增長率均超過29%。
南方標普中國A股大盤紅利低波50聯接A、東方紅中證東方紅紅利低波動A、華夏中證港股通央企紅利ETF、華泰柏瑞中證中央企業紅利ETF、工銀紅利優享A等產品凈值增長率超過25%。22只紅利主題基金凈值增長在20%以上。
另一面,也有部分紅利主題類基金表現欠佳。如浦銀安盛紅利精選A、國聯智選紅利A年內凈值下跌15.38%、15.32%,信澳紅利回報下跌13.33%,銀華混改紅利A、廣發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景順長城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南方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凈值下跌超過10%。
華證指數研發部負責人徐寅在近期公開發言中指出,“紅利資產處于收益高、波動低的區間,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投資選擇。”
從收益組成上看。標普500在1964年至2017年31%的收益來自分紅。相比之下,A股市場在2006年至2022年期間分紅僅占6%,而估值貢獻占比極高。這種估值貢獻過大股息貢獻過小的現象導致了市場劇烈波動。其實,這種情況可以通過配置紅利類指數產品改善。“通過拆解了華證長期紅利指數,發現它的分紅的貢獻能夠接近20%,這樣就會顯著改善投資者的持有體驗。”徐寅表示。
民生加銀基金認為,當利率下到低位時,價差收益空間變小,投資收益的來源有拓寬的需求,投資者持有貨幣的意愿會有所下降,推動“蓄水池”向金融資產轉移。在低利率環境下,中長期資金會通過適當配置權益資產增厚整體投資收益。而紅利資產的股息率相對無風險利率具有一定的溢價優勢,紅利資產的配置價值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