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亞馬遜最新發布的AI芯片中,基于ASIC的實例性價比超越基于GPU的實例;谷歌最強AI芯片同樣是ASIC。 ②以博通、Marvell為代表的ASIC供應商,最新交出的財報數據都較為亮眼。 ③分析師預計推理計算需求甚至可以超過訓練計算需求,達到后者的4.5倍,定制化芯片大有可為。
《科創板日報》12月13日訊有望打敗英偉達GPU的AI芯片,出現了?
說起AI芯片,或許大部分人腦海中的第一印象便是英偉達的GPU,但GPU只是一部分。目前,主流AI芯片主要分為三類:以GPU為代表的通用芯片、以ASIC定制化為代表的專用芯片以及以FPGA為代表的半定制化芯片。GPU的代表玩家自然是英偉達,而ASIC則以博通最為突出、Marvell次之。
博通的定制ASIC和英偉達GPU在競爭格局上經常會引發對比討論,但在最新發布的一份研報中,Rosenblatt分析師Hans Mosesmann表示,這是一種“蘋果vs橘子”式的比較(意指兩者存在固有或根本差異,風牛馬不相及,無法對比)。
同時他也補充稱,“我們預計在未來幾年,AI ASIC的增速將超過GPU計算。”
巴克萊的另一份報告則預計,AI推理計算需求將快速提升,預計其將占通用人工智能總計算需求的70%以上,推理計算的需求甚至可以超過訓練計算需求,達到后者的4.5倍。英偉達GPU目前在推理市場中市占率約80%,但隨著大型科技公司定制化ASIC芯片不斷涌現,這一比例有望在2028年下降至50%左右。
隨著推理算力占比有望提升,國信證券也指出,定制化芯片或大有可為。
以博通、Marvell為代表的供應商最新交出的亮眼財報,已證明了眼下ASIC需求的強勁程度。
美東時間12月12日美股盤后,博通發布了亮眼的財報業績,2024財年公司的人工智能收入增長220%,達到122億美元;其預計AI產品收入將在2025財年第一財季同比增長65%。博通還透露,目前正在與三個非常大型的客戶開發AI芯片,預計明年公司AI芯片的市場規模為150億-200億美元。
Marvell上周公布了2025 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截至2024年11月2日),期間收入同比增長7%,環比增長19%,達到15.16億美元,三季度業績及四季度展望均超出分析師預期。公司CEO Matt Murphy表示,業績大增的最大原因,便來自亞馬遜及其他數據中心公司的新型定制AI芯片銷售。
除此之外,本月以來,多家巨頭都傳來了ASIC相關動態:
在博通公布財報的前一天,已有消息稱蘋果正與博通合作開發AI芯片,可能將在2026年準備好投產。鑒于博通的主打業務范圍,外界猜測這款產品將是ASIC;還有分析指出,蘋果與博通的合作也將進一步鞏固后者在ASIC設計中的主導地位。
幾天前谷歌“插隊”OpenAI發布其迄今最強大的AI大模型Gemini 2.0,背后的核心硬件為谷歌最強AI芯片Trillium TPU——同樣也屬于ASIC的一種;同日谷歌還宣布Trillium TPU普遍可用,該芯片不僅在訓練密集型大語言模型、MoE模型上性能更強,而且AI訓練和推理性價比更高。
亞馬遜AWS在月初發布了AI芯片Trn2UltraServer和Amazon EC2Trn2實例,基于ASIC的實例性價比超越基于GPU的實例:單個Trn2實例結合了16顆Trainium2芯片,可提供20.8PFLOPS,相比當前基于GPU的EC2實例,性價比高出30%~40%。
ASIC針對特定場景設計,有配套的軟硬件全棧生態。國泰君安指出,雖然目前單顆ASIC算力相比最先進的GPU仍有差距,但由于其成本較低,在推理常用精度下,展現出了更高的性價比(TFLOPS/$),功耗也更低;此外,由于ASIC專為特定任務設計,其算力利用率可能更高,谷歌TPU算力利用率可超過50%。對于云廠商來說,ASIC還是增加供應鏈多元性的重要選擇,分析師稱,看好ASIC的大規模應用帶來云廠商ROI提升,同時也建議關注定制芯片產業鏈相關標的。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梳理,A股中ASIC產業鏈相關廠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