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創業板IPO睿聯技術因撤單被終止注冊,為年內第8家被終止注冊的IPO; ②發行人面臨有2位共同實控人的局面,監管質疑是否為無實控人狀態; ③發行人境外銷售占比過高,未回復有關國際貿易摩擦的相關影響,單一產品經營也被監管問詢。
財聯社11月28日訊(記者 趙昕睿)11月26日,創業板IPO睿聯技術因和保薦機構中信建投主動撤單被終止注冊。這是繼創業板丘鈦微后,11月第2家被終止注冊的IPO,11月也成為年內終止注冊家數最多的月份。截至目前,年內已有8家IPO被終止注冊。
回顧睿聯技術的上市歷程,公司于2022年6月2日被深交所受理上市申請,在經過2輪問詢及審核意見后,在2023年1月6日過會,并在同年12月提交注冊。據官網最新披露,今年9月30日,睿聯技術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補充提交,但最終等來的是因撤單而被終止注冊的結果。
結合幾輪問詢與上市委現場問詢,公司無實控人、單一產品占比較高、境外銷售市場占比過高及是否會受到國際貿易摩擦影響皆為主要問詢問題。
發行人有2位實控人,實際是否為無實控人狀態?
根據注冊稿,睿聯技術主要從事自主品牌“Reolink”的家用視頻監控產品軟硬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線上平臺為主要銷售渠道,重點則面向海外消費市場。公司初始是由劉小宇、王愛軍和劉星3人出資設立,但隨著劉星后續的退出,導致公司目前面臨有2位共同實控人的局面。
公司在注冊稿中披露到有關控制權減弱及無實控人的風險。公司現有總股本9000萬股,劉小宇、王愛軍各持有公司27.12%的股份,通過簽署一致行動協議,被認定為公司共同實控人。若相關協議在后期無法續簽,則存在無實控人的風險,這對于公司決策效率、業務發展機遇及經營業績等都會造成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上述情形,上市委提出疑問,雙方長期維持相同比例股份,公司是否為事實上的無實際控制人狀態。但公司給出答復與上會稿中披露情況仍為一致。
業績表現作為監管問詢重點之一,公司也免不了被問詢。結合上會稿與注冊稿看,公司從2019年至2023年,營收分別實現5.25億元、9.60億元、13.67億元、16.52億元、20.80億元,凈利潤分別實現0.41億元、1.86億元、2.49億元、2.84億元、4.36億元。睿聯技術營收與凈利潤在5年間雙雙上漲,業績可觀。但2020年與2022年的業績表現受到監管重點關注。
首輪問詢中,監管表示,報告期內業績增長較快,公司2020年扣非歸母凈利潤增長幅度達到237.91%。另外,發行人各期銷售攝像機套裝產品平均單價分別為2,405.01元、2,985.92元、3,062.55元,2020年單價上升24.15%。監管對發行人2020年業績大幅增長及攝像機套裝平均單價大幅上升原因要求補充說明。公司稱,營收增長主要源于產品銷量的穩步增加;產品單價上漲主要系202年實現批量銷售,且線上銷售占比提升。
此外,由于公司2022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1.00億元,同比下滑12.14%,被監管要求對下滑原因進行分析。公司稱,一方面,由于公司整體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4.09%,另一方面為計提的資產減值規模同比增加959.9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20年及2021年分別分紅了1.06億元和1.17億元,合計分紅達2.23億元,占當期凈利潤逾五成,大額分紅的舉動也引發了投資者的疑慮。
國內銷售市場不足1%,且存在單一產品經營風險
從上市委問詢來看,除上述無實控人風險外,單一產品的經營風險、境外銷售占比過高也是主要問詢的重點。
公司收入分區域來看,睿聯技術產品主要面向海外消費市場,在境外的客戶主要來自美國、歐洲等經濟發達的市場和地區。但境外銷售過高的占比也讓監管對境內市場銷售較少,以及是否會受到國際貿易摩擦的不利影響產生疑問。
據注冊稿披露,公司從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境外銷售產品收入占當年合計產品銷售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93%、99.99%、99.87%、99.98%。從最新的財務數據來看,公司2022年及2023年的境外銷售占比同樣維持在99%以上。
公司在上市委問詢中回復稱,一方面,境內市場目前已有不少競爭參與者,另一方面,公司在海外積累的技術品質與品牌口碑占據優勢,在國內還欠缺品牌知名度。公司還表示,國內市場作為中長期市場布局,現階段處于前期探索發展階段。但從目前的境內銷售占比來看,公司從2019年至2023年銷售占比一直連1%都未達到,國外市場占比較高的情況及相關風險在短期內或仍將持續。
記者留意到,公司并未對上市委有關國際貿易摩擦是否會對發行人外銷戰略帶來不利影響的問題進行回復,這一舉動也引來大眾質疑。
此外,公司在境外銷售占比過高的情況下,還存在單一產品經營的風險。公司從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家用攝像機單機、套裝及配件等設備端產品收入分別占主營收入為99.69%、99.59%、99.53%、99.53%。可以看出,發行人主要采用單一產品戰略。
在被監管問詢緣由及合理性時,根據公司回復,其他產品線處于拓展過程中,且在上會稿中也披露有關單一產品風險。若家用攝像機市場出現競爭加劇、需求下降或產品價格下降等情形,同時公司無法及時擴展產品體系,推出新產品以適應市場變化,將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