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張江這片科創沃土上,孕育出一家成立于2009年,國內首家以儲能為核心業務的上市公司——派能科技; ②“能夠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區別于傳統的生產力,都應該叫‘新質生產力’。儲能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行業之一。”對于新質生產力的理解,談文如是說。
編者按: 發展“新質生產力”正成為我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上海張江,作為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以其獨特的創新生態和前沿技術,不斷孕育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質生產力。為調研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成果,張江科學城、財聯社、《科創板日報》聯合推出“新質生產力看張江”。
我們深入一線采訪:張江的企業如何創業創新,活力四射;張江的產業如何向“新”而行,提“質”而上。
本期專訪企業: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派能科技;股票代碼:688063.SH)
在張江這片科創沃土上,孕育出一家成立于2009年,國內首家以儲能為核心業務的上市公司——派能科技。
派能科技作為儲能電池系統提供商,專注于磷酸鐵鋰電芯、模組及儲能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產品可應用于電力系統的發、輸、配、用各個環節,具體應用場景包括家庭儲能、工商業儲能、發電側儲能、通信基站儲能、車載儲能、移動儲能等場景。
發源于上海張江的派能科技,如今已走向全球市場。截至目前,該公司海外業務覆蓋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已在北美、歐洲等地設立了經營實體和生產基地,銷售收入亦主要來自境外市場。
今年5月,派能科技總部基地在張江正式啟用,基地集研發、生產、辦公為一體,占地2萬余平方米,建筑總面積5萬余平方米,現有員工600多人。
在此次采訪中,派能科技董事、總裁談文亦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享了公司的成長故事。
“能夠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區別于傳統的生產力,都應該叫‘新質生產力’。儲能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行業之一。”對于新質生產力的理解,談文如是說。
談文進一步解釋道:“人類對能源使用、對智能化能源的需求是巨大的。如果我們站在100年后看今天的儲能行業,或許才是剛開始。”儲能在電網的發、輸、配、用等環節存在巨大價值,尤其是在電網的穩定性、安全性、便捷性、可調度性等方面。
截至目前,派能科技儲能系統全球銷售量已超100萬套。
值得一提的是,派能科技垂直整合產業鏈,是國內少數同時具備電芯、模組、電池管理系統、能量管理系統等儲能核心部件自主研發和制造能力的企業之一。
“公司專注于從電芯到系統的布局,通過形成一體化能力,以系統化角度響應客戶需求。”談文表示,“這使得我們更能確保客戶使用產品的安全性,以及產品售后服務的連續性等。”而企業垂直化布局,亦迎合了海外儲能行業產品認證周期較長的特點。
近年來,鋰電池在全球電化學儲能市場中的應用占比保持在90%以上,占據主導地位。當前,應用于儲能領域的鋰電池存在多種技術路線。而派能科技的儲能電池系統主要基于磷酸鐵鋰電池。
“短期來看,我們一定會堅持鐵鋰的技術方向。在可預見的將來,鈉電在小動力電池領域的應用,使得其與鋰電相互補充,未來或將會實現對鉛酸電池的替代。”談文表示。截至目前,派能科技開發的鈉離子儲能電池產品已實現批量出貨。
據派能科技2024年半年報披露,報告期內,該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為731人,較上年同期增加16.77%。截至今年6月30日,該公司累計擁有發明專利71項,實用新型專利437項等。
據談文介紹,派能科技的研發分為平臺研發、產品研發兩大部分。“平臺研發是基礎技術,公司約有75%的研發力量投入在該方面;25%的研發力量投入至具體的產品研發。因此,我們推出一款產品的時間周期相對較長,為的是最大化確保儲能產品從制造端到使用端的使用安全性。”
對于公司后續研發重點,談文表示,核心仍在于整個儲能領域。“一方面,基于現有產品持續優化完善,持續提升電池的循環壽命,更好確保產品的安全性等;另一方面,加強對儲能系統側的可視化、智能化水平,加大智能計算系統與電源技術的投入,技術覆蓋面更加廣闊。”
從產品應用場景來看,其中,家儲方面,派能科技計劃在打通高端至更多全球發展中國家市場,以滿足不同客戶需求。“過去我們更多覆蓋的是高端市場。如今相關產品成本降低,更多國家和地區的相關需求有望得到滿足。”
“在高度激烈的市場競爭后,行業重組是正常的現象。大的上市公司通過兼并重組,或將給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對于并購,談文表示,“我們不會固步自封。如若有合適的機會,對我們產品方向、市場等有幫助,不排除會有這樣的動作出現。”
早在2003年,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興通訊,系派能科技控股股東中興新控制的其他企業)位于張江的上海研發中心正式啟用。這也使得派能科技與張江“結緣”。
“我們當時來張江,其中有出于與中興通訊上海研發中心距離的考慮,步行便可很快到達。”談文感慨道:“扎根張江后,發現來對了。”
2011年,《上海市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試行辦法》頒布實施。據介紹,派能科技成為張江第一批股權激勵試點的企業。
“這讓我們可以更好綁定核心骨干員工,解決了企業人才激勵痛點問題。”談文說道。
扎根于張江這片科創沃土,派能科技經受住了從“0到1”的考驗,邁向了“1到100”更廣闊的全球儲能市場。
當前,受“雙碳”戰略和區域能源結構調整的推動,東南亞、中東、南亞、南非、南美等新興市場的儲能需求持續上升。
談文表示,國際市場方面,派能科技在鞏固既有優勢市場的同時,正拓展其他區域和其他細分市場,根據不同國家及地區用戶的特點,制定符合當地市場需求的儲能產品。其中,該公司在日本、美國等國家定制產品的市場拓展已取得較為顯著的進展。
今年上半年,派能科技境外主營銷售收入為8.1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94.94%。其產品主要出口海外,遠銷歐洲、南非、東南亞、北美和澳洲等境外市場。
展望未來,技術方面,談文認為,不同技術路線將共同發展,如:鋰電、鈉電、固態電池、液流電池等。同時,相關技術路線將與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深度融合發展,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構建能源互聯網絡。
從市場來看,談文表示,儲能應用將進一步擴大到亞非拉地區。“另外,隨著電力市場改革深入,將催生儲能行業更多商業模式,使得儲能價值提升。”
在談文看來,儲能是一個相對新的行業,發展仍然不成熟。“對儲能產品還是要有敬畏之心,同時,儲能行業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談文進一步表示,“儲能系統未來新型電力網絡和電力市場不可或缺的部分,各種技術會在不同時長、不同功率段、不同應用場景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也正由于其多樣性,各個國家地區的電網在不同階段都需要各類儲能技術應用。我們看好儲能行業的價值。”
“讓儲能服務億萬大眾”是派能科技的愿景。對此,談文說:“這是做正確而難的事情。”
“要做一家負責任的企業,對產品負責,對客戶負責,對行業價值鏈負責。持續地運營,持續地追求技術突破,持續地為社會創造價值。”談文如是說。如今,以派能科技為代表的儲能企業,正為之奮斗向前,持續書寫更多的故事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