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東北雨姐已停播、停止發布視頻近兩周,但10月10日立案消息披露前,雨姐抖音櫥窗內仍有部分商品在售。 ②盡管并未給出反駁打假人士、輿論質疑的有力證據,但雨姐在聲明中表示,消費者通過其賬號購買的爭議紅薯粉產品均可全額退款。
財聯社|新消費日報10月11日訊(研究員 梁又勻),從9月末熱議至今,網紅“東北雨姐”紅薯粉條帶貨翻車終于“水落石出”。
據媒體報道,近日遼寧朝陽市朝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反饋,“東北雨姐”團隊直播帶貨的某紅薯粉條產品,檢測結果確認其在紅薯里加入了木薯淀粉,涉嫌產品標簽“虛假標注”。該違反行為已被立案,縣內也已成立聯合調查小組處理此事。
目前,雨姐在銷售過程中涉及違反哪些法律法規、涉案金額規模還有待梳理認定。同時,進行虛假標注的生產廠商也將面臨相應處罰。
紅薯粉涉嫌“虛假標注”
公開信息顯示,雨姐帶貨的紅薯粉產品生產廠商為朝陽縣六河粉條制造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14年2月,注冊資本3萬元,主營食品生產、食品銷售等。
歷史處罰信息顯示,該公司存在多次食品安全經營違法。2022年9月,該公司因“生產經營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被罰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420元。
2024年以來,該公司已收到兩次來自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處罰通知。今年2月5日因“經營行為不符合有關食品生產經營過程要求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而受到行政處罰;5月8日,該公司又因“其他認證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不過上述兩次處罰均為一般性違法經營行為,獲得了寬大處理。
盡管雨姐已停播、停止發布視頻近兩周,但10月10日立案消息披露前,雨姐抖音櫥窗內仍有部分商品在售。在其抖音店鋪內,近幾日仍有消費者對其帶貨產品進行好評反饋。隨著監管部門鑒定結果發布、輿論持續發酵,雨姐櫥窗商品已清空。
隨著紅薯粉摻假被證實,不少網友對于雨姐直播帶貨卻不嚴格審核廠商資質的行為感到憤怒。也有不少網友發聲呼吁,應當加強主播專業素質培訓,建立監管和巡查機制,引導直播電商行業走向監管規范。
目前,雨姐的商業合作也受到沖擊。
近期“神州沃良”聯名“東北雨姐”的盤錦蟹田香米已緊急下架,并宣布不再與雨姐合作。同時,其他與雨姐有帶貨合作的商家也已下架相關產品、帶貨視頻,并宣布停止合作。
據當地網友現場拍攝的視頻顯示,位于遼寧省本溪市的“雨姐直播孵化基地”招牌已被遮擋。
截至目前,“東北雨姐”抖音賬號粉絲為2266.8萬,賬號帶貨已售商品超841萬件,其中多為肉干、牛奶、大米等農副產品。飛瓜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以來,東北雨姐賬號已累計掉粉179.3萬。在宣布立案當天,雨姐抖音賬號一天內掉粉6.31萬。
雨姐已多次翻車
早在9月初,雨姐就曾因拿螃蟹在田邊擺拍視頻而陷入輿論漩渦。盡管其事后解釋稱,該視頻是為了宣傳家鄉風貌,擺拍僅因拍攝條件限制,并不涉嫌帶貨賺錢,但不少網友已開始對其內容創作的真實性、可信度的產生懷疑。9月14日,雨姐賬號因此一度出現當月單日掉粉規模之最,一日間掉粉超19萬。
9月中旬,有多名打假人士以紅薯粉涉嫌摻假維權為,由直接前往雨姐居住、拍攝所在地討要說法。雙方因溝通不暢產生了肢體沖突,并隨后衍生出一系列調解、訛詐等糾紛爭執。
正在雙方你來我往自證的過程中,隨著媒體的跟進報道,事件爭論的焦點回到紅薯粉產品是否涉嫌虛標、摻假或其他食品安全問題。
據媒體報道,該生產商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其產品確實含有三分之一的木薯粉,但強調主要是為了調整指標參入木薯粉。同時其堅稱,產品中的紅薯粉占比為2/3,木薯僅作為輔助材料被少量添加。
面對巨大的輿論壓力,9月30日晚,“東北雨姐”發布致歉聲明稱,紅薯粉條留樣產品已送到國標質檢部門,暫未檢測出紅薯粉和木薯粉的成分占比,但產品符合國家食品安全。盡管并未給出反駁打假人士、輿論質疑的有力證據,但雨姐在聲明中表示,消費者通過其賬號購買的爭議紅薯粉產品均可全額退款。
在該份聲明中,雨姐曾透露,官方質檢部門的檢測報告,需要等到國慶假期后才能得出結果。但或許令其也未曾想到,官方通報的結果,印證了廠商接受采訪時的“坦誠”,反而是雨姐樸實真誠人設真正“崩塌”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