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成立以來,步科股份見證國內機器人產業的變遷,也順應行業的變化不斷調整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 ②眼下,張江還在全力打造機器人谷,包括步科股份在內的一家家產業鏈企業,正合力描繪一幅在上海中心城東南部展開的機器人展業宏圖。
發展“新質生產力”正成為我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2024年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上海張江,作為中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以其獨特的創新生態和前沿技術,不斷孕育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質生產力。為調研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成果,張江科學城、財聯社、《科創板日報》聯合推出“新質生產力看張江”。
我們將深入一線采訪:張江的企業如何創業創新,活力四射;張江的產業如何向“新”而行,提“質”而上。
本期專訪企業:上海步科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步科股份”,股票代碼688160)
《科創板日報》10月9日訊(記者 楊小小)張江正成為機器人全產業鏈高地,年中舉行的2024中國人形機器人開發者大會暨第三屆張江機器人全球生態峰會的盛況,集中體現了這一片區在機器人領域的長期產業積累。作為參展企業之一的步科股份,早在2008年就把公司總部落在了張江,以這里為起點,向全球輻射布局自身的機器人產業鏈核心環節業務。
與備受關注的機器人本體企業不同,隱匿在上游的零部件供應商,相較而言更少被廣泛市場所熟知,但它們對于機器人的平穩運行和安全操作又至關重要。步科股份就是這樣一家以生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為主要業務的企業。成立以來,步科股份見證國內機器人產業的變遷,也順應行業的變化不斷調整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
在工業移動機器人市場如火如荼的十幾年時間,步科股份持續更新讓機器人動起來的解決方案,從標準化伺服產品供應方案,到搭配電機、減速器的伺服輪模組;隨著機器人新興賽道和領域的持續興起,步科股份推出適用于協作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方向的無框力矩電機、關節模組等產品,形成機械臂應用解決方案。
具身智能概念洶涌襲來,嗅到軟件變化可能對本體核心動力部件提出不同要求的趨勢,步科股份又開始了數字化發展下機器人動力系統的研究。
眼下,張江還在全力打造機器人谷,目標到2025年實現園區機器人工業總體產業規模700億元。包括步科股份在內的一家家產業鏈企業,正合力描繪一幅在上海中心城東南部展開的機器人展業宏圖。
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步科股份目前已經成為工業移動機器人低壓伺服領域的頭部企業,市占率超過40%,位居行業領先地位。
伺服電機對機器人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只要是移動類型的機器人,就需要低壓伺服給機器人做動力執行。機器人的動力解決方案還包括直流電機、有刷電機等,盡管這些解決方案有著更低的成本,但它們在精度、穩定性、動態的響應能力以及控制等方面都不如伺服電機。
不過,如今在業內已享有“低壓伺服一哥”稱號的步科股份,最早卻并非從伺服起家。步科股份董事會秘書劉耘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步科股份最早專注在人機界面領域,但在一段時間后,相比一臺機器只需配備一個人機界面,機器對伺服有著更大的需求,于是,公司決定入局當時還沒有技術積累的伺服領域。
這是在2005年,“當時伺服仍屬于高端部件,公司當時也沒有這方面的技術積累。”從零起步的步科股份,選擇了與一家德國公司進行合作,有了自己的伺服驅動器,并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持續壯大為自己的皇牌產品。2023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步科股份的伺服系統銷量為37.09萬臺,同比增長11.7%。
盡管如此,人機界面仍然是步科股份的重要業務領域,2023年,步科股份的人機界面產品實現銷量32.35萬臺。
對于公司得以做到領域頭部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劉耘表示,這和公司洞察客戶需求并持續推進創新密不可分。她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工業場景中,要實現工業機器人的移動,最早用到的是直流有刷方案,而后進入到伺服系統方案,而在伺服系統方案中,需要搭配電機、減速器組合實現功能,客戶就需要將每一個標準部件分別采購,再進行組裝。“對于一個在工業場景使用的移動小車,最開始步科股份提供的也是類似的標準方案,但客戶在安裝過程中發現,這樣方案設計出來的整車體積很大,轉向半徑也因此很大,小車靈活性受限,另外體積大還帶來外殼機械件也很龐大,自重因此而增加,而重量又和續航能力直接相關。”
洞悉客戶需求后,步科股份便進行了新產品方案的探索。“剛開始是把電機和驅動做在一起,這個方案可以省去中間的線纜,也省去了安裝的步驟。但即便如此,后面再加裝減速機等其他部件時,還是容易出現系統問題及后續拆裝的一系列不必要的煩瑣。”最終,步科股份給出的方案是,打破原來的設計,完全按照客戶就是需要一個輪子的思路出發,重新做整體設計。“最終的方案做出單個伺服輪體積可以節約30%,重量也大大減輕。實現的成品體積更小,工業移動機器人可以安裝更大的電池包,整體續航能力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總結步科股份的發展歷程時,除了把公司的發展歸因于對客戶需求的敏銳洞察及持續創新外,
劉耘亦坦言,步科股份作為上游供應商的迅速發展,離不開下游領域高景氣度帶來的需求推動。“工業移動機器人近些年發展非常快,并且可以看到,國內這一領域跑出了自己的增長曲線,而非完全跟隨發展更早的海外市場的步伐。”
而這又源自于更下游的工業移動機器人應用場景跑出的優勢。“最早,全球市場上,工業移動機器人更多是應用在物流運輸領域;而在物流領域發展進入到瓶頸后,中國市場率先將工業移動機器人應用到了工廠運營,尤其是在高端智能制造領域的工廠,比如鋰電、光伏以及新能源汽車等,它們開始大量使用工業移動機器人,需求帶動了全產業鏈的高速發展。”劉耘表示。
深耕工業移動機器人的同時,步科股份不斷開拓協作機器人市場。推出無框力矩電機這一產品,是步科股份打開協作機器人市場的重要一步。
與工業移動機器人相比,協作機器人最大的特點是安全性和協作性,可以與人搭配完成工作。無框力矩電機是一種以輸出扭矩為衡量指標的無框架式永磁電機,可以直接集成到機器結構中,相比傳統電機,無框力矩電機具有高力矩、小體積,提供更高的效率、精度和動態性能,因而可以滿足協作機器人與人配合產生的一系列需求。
據步科股份方面介紹,步科股份于2017年推出首代無框力矩電機,目前已更迭至第三代。但劉耘坦言,目前協作機器人市場還比較小,大多數協作機器人客戶也還在嘗試新的應用場景,因此此前較長一段時間內,無框力矩電機這一單品的銷量實際上并不大,但作為適應未來趨勢的增量業務,公司仍在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對產品進行迭代升級。
人形機器人無疑是當前機器人領域的熱點,無框力矩電機也是實現人形機器人手部動作的關鍵部位。對于與人形機器人廠商的合作以及在這一領域的布局,公司方面曾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公司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市場,和多個國內外客戶建立合作。在無框力矩電機的基礎上針對客戶需求開發關節模組,同時針對客戶目前關注的靈巧手相關需求進行相應的小型直線模組等產品研究,目前整體還處于產品送樣、驗證階段,暫未形成批量銷售收入。
機器人領域正因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而迎來新的發展階段,作為一家深耕機器人產業已久的企業,步科股份也在緊跟技術發展的未來趨勢,調整戰略。劉耘表示,具身智能或會對核心動力部件產生不一樣的要求,“當前仍然是自動化的、伺服動力的,但未來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原來機械設備提前與設定路徑規劃的設計思路將改變,由此也會產生新的對動力部件的需求。”她表示,目前步科股份已經在研究數字化發展下機器人的動力系統。
目前,步科股份已形成1+N的戰略行業布局,圍繞其在機器人領域的核心優勢,以機器人為核心的1,洞察并切入機會行業N。劉耘表示,在智能制造的大方向上,最終的場景會是機器人圍繞著設備展開運作,所以機器人會成為工業領域很重要的部分;與此同時整體勞動力的縮減也會帶來機器人需求的增加。“機器人的形式也會很多樣,有現在很熱門的人形機器人,除此之外還會繼續有現在廣泛使用的工業移動機器人,甚至還會出現輪式人形機器人、復合機器人等,不同形式的機器人和機械設備一起展開工作,共同形成智能制造的未來場景。”
2008年決定在上海設立總部以來,步科股份就一直把大本營安置在了張江。眼下,浦東正在加快建設面積達4.2平方公里的張江機器人谷,重點推動開源研發、中試制造等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功能集聚。步科股份作為機器人產業鏈上的重要企業,未來無疑將深度融入至張江的機器人產業版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