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工信部就《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②目標到2027年,輕工重點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推廣應用PLC、DCS等工業控制系統; ③券商觀點,我國工業軟件行業將實現從國產化到全鏈路到規模化的逐步躍遷,整體將保持穩健增長態勢。
《科創板日報》9月2日訊 今日,工信部就《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簡稱“方案”)公開征求意見,提出目標到2027年,輕工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改造全覆蓋,輕工重點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5%。
輕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傳統優勢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在穩增長、擴內需、惠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為達成此次制定的2027年目標,方案制定了一系列重點任務,其中提到,編制輕工行業設備更新指南,推動家電、皮革、造紙、五金制品、塑料制品、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等行業研發、生產、檢測等關鍵設備和工藝數字化改造升級。
至于如何實現數字化改造升級,方案點名了一眾工業控制系統軟件,指出要推廣應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統(DCS)等工業控制系統和工業機器人、智能檢測裝備、制造執行系統(MES)等智能裝備和工業軟件。
其中,PLC是一種以微處理器為基礎,集合了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通訊技術的數字運算操作電子系統,可以通過總線發布包含各種信息的指令給驅動器,在工業界常被稱作“大腦”。DCS與PLC被并列視作工業自動化的支柱,能負責數據采集、處理和分析,以及設備控制和運行管理。
除此之外,MES則是制造企業的車間生產管理,用于跟蹤和記錄從原材料到成品的生產轉換的過程。其能夠自動添加生產計劃,支持自定義產品加工的順序步驟、多個工序的序列。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各方面紛紛力爭推動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
早在去年8月,工信部在京召開“促進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重點建議提案辦理座談會上就強調,要深刻認識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不斷完善政策舉措,提升工業軟件發展水平。
今年5月,《南京市關于加快發展工業軟件的實施意見》出臺,提出到2028年,力爭工業軟件實現跨越式增長,工業軟件收入規模突破500億元。
今年7月,《重慶市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發布,其中明確重慶力爭到2027年建成全國有影響力的工業軟件研發應用高地。
德邦證券8月16日研報指出,發展自主可控的工業軟件是我國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我國工業軟件行業將實現從國產化到全鏈路到規模化的逐步躍遷,整體將保持穩健增長態勢,提高在全球產業鏈環節當中的競爭力。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相關公司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