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綠色鋁迎來“黃金十年”,國內鋁業巨頭相繼布局云南地區; ②曲靖已打造“陽極炭素-電解鋁-鋁精深加工-鋁應用-再生鋁”產業鏈; ③“度電產值”成為曲靖當地發展綠色鋁產業日益重視的指標。
財聯社上市公司報道部推出新經濟地方志欄目,聚焦區域經濟,聚焦產業集群,展現新舊動能轉換的當下,各地方謀求發展“破局”的新圖景。
財聯社5月26日訊(記者 王肖邦 劉琰 梁祥才)全球能源轉型的宏大敘事,在地處云貴高原中部、平均海拔2000米的曲靖持續回響。
當地產業風貌為之改寫,更演繹出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跌宕情節。
曲靖,云南第二大城市,煤炭資源豐富,“一煤獨大”曾是對這里產業結構的簡練概括。
不過隨著擁有金沙江、瀾滄江及怒江等豐富水系的云南,力推“綠色水電+先進制造”融合發展,曲靖迎來產業迭代的契機。
近年來,傳統高能耗的電解鋁行業及其上下游,出于降本以及減碳考慮,爭相入滇。
曲靖順勢承接,招引到一批“綠色鋁”項目投資,形成了迄今貫穿“陽極炭素-電解鋁-鋁精深加工-鋁應用-再生鋁”的產業集群,就此開啟一段新“鋁”途。
“黃金十年”
“綠色鋁的‘黃金十年’來了”,曲靖當地鋁企管理層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準確說,四年前就已經開了頭。”
2020年至今,國內鋁價中樞穩步抬升,穩定在相對高位,曲靖當地電解鋁和鋁加工的產能充分釋放,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如果放在歷史脈絡中觀察,兩方面背景因素支撐著“黃金十年”這一論斷:
一是2017年電解鋁供給側改革,落后產能得到出清,新增產能受到嚴控,行業競爭趨于良性。
二是2020年“雙碳”目標提出,水電的低碳優勢顯著,原本布局在東部和北部省份的火電鋁產能,陸續轉移到水電資源豐富的西南地區。
有資料顯示,使用火電生產電解鋁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3噸(電力生產環節11.2噸,電解環節1.8噸),使用水電生產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1.8噸(僅電解環節有碳排放),差異懸殊。
而云南地跨六大水系,特別是金沙江、瀾滄江及怒江等三大流域的水利樞紐,貢獻著可觀的裝機容量,憑此資源稟賦,云南電解鋁水電比例達到95%以上,成為嚴格意義上的“綠色鋁”。
也因為這一點,云南吸引到中國鋁業(601600.SH)、山東魏橋、四川其亞、神火股份(000933.SZ)等國內鋁業巨頭相繼前來布局。
而云南省內包括曲靖市、昭通市、文山州、紅河州等地,也爭相遞出招商引資“橄欖枝”,致力于壯大本地的綠色鋁產業。
“曲靖相比省內其他州市,優勢在于綠色鋁產業鏈更為完整。”曲靖工信局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目前,云鋁股份(000807.SZ)控股的兩家子公司——云鋁澤鑫和云鋁淯鑫,落地在曲靖富源縣和沾益區,分別擁有30萬噸和38萬噸電解鋁產能。
而索通發展(603612.SH)、今飛凱達(002863.SZ)、萬里揚(002434.SZ)、格威、華益興等上下游企業也緊隨而來,令曲靖形成了自成一體的“陽極炭素-電解鋁-鋁精深加工-鋁應用-再生鋁”產業鏈格局。
鋁產業鏈普遍對成本敏感。電解鋁成本主要由氧化鋁、電力和預焙陽極三部分構成,分別占到40%、40%和15%左右,為了壓縮運輸等成本,從事預焙陽極生產的企業,多會選址在鄰近電解鋁主要產能的地方。
索通云鋁是索通發展和云鋁股份在曲靖當地成立的合資公司,就坐落在沾益區,為電解鋁企業提供上游材料。
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目前預焙陽極產能保持滿負荷運行,供應給距離在300-500公里范圍內的云貴川客戶。
鋁基建筑型材和工業型材,是電解鋁企業的主要下游客戶,也在曲靖富源縣和沾益區多有入駐。
云南富源產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園區已經引進了今飛控股集團、格威精密制造、程林機械工貿等企業入駐,這些企業愿意將廠區設置在鋁廠附近,同樣出于成本考慮。
“傳統上,鋁廠生產出的鋁液,會先加工成鋁錠供給客戶,而客戶收到鋁錠后,需要重熔,然后再進行鑄造。而如果鋁廠和下游企業同在一個園區,就能實現鋁液直供,節省原材料成本大概在每噸380元。”前述負責人介紹。
正是受益于產業集群的協同效應,曲靖綠色鋁精深加工產業在去年創造出產值222.83億元。
迎難跋涉
盡管曲靖乃至云南,成功踏上綠色“鋁”途,但就像當地綿延起伏的地形,過程中各種挑戰也如影隨形。
首當其沖,就是水力發電的不確定性和季節性——氣候干旱導致降雨量減少,影響水利發電量,水力發電“豐盈枯缺”的特點,又決定了枯水期發電量容易捉襟見肘。
對耗電大戶的電解鋁行業,電力的穩定供應至關重要,否則就將面臨限電減產的窘境。
2023年,云南省遭遇196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氣象干旱,進入枯水季后,電解鋁企業普遍“受傷”。
有第三方機構調研估算,云南地區電解鋁企業去年四季度累計減產 116 萬噸。
除了減產帶來的損失,當地鋁企工作人員告訴財聯社記者,電解槽啟停一次,造成的成本消耗也相當沉重。
好在今年以來,云南當地積極應對,限產的電解槽已陸續啟動,規模性復產節奏較此前市場預期明顯提前。
這一方面得益于,云南當地風力、光伏發電量快速增長,部分彌補了水電下降帶來的影響。
另一方面,鋁產業相較其他部分高能耗產業,表現出更高的景氣度和經濟性,因而在電保障方面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度電產值’這個指標,現在越來越受到重視。” 云南富源產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創造更高“度電產值”的企業,理應在電力供應上得到更大力度的傾斜。
除了電力保障的問題,曲靖發展鋁產業需要解決的另一項挑戰,是如何利用有限的電解鋁產能,創造更大經濟效益。
根據此前供給側改革的要求,我國電解鋁行業產能天花板為4500 萬噸,而截至去年10 月,國內電解鋁建成產能為 4724.9 萬噸,有效產能為 4297.9 萬噸,總產能逼近 4500 萬噸上限。
這意味,地方獲得新增電解鋁產能指標的機會微乎其微。
也因此,志在做大規模的曲靖將目光投向了再生鋁領域,成功吸引到再生鋁企業和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入駐當地,創造出10萬噸再生鋁的增量。
當然,更關鍵的還是如何提高綠色鋁產品的附加值,在綠色鋁產業價值鏈上持續攀爬。
“這需要將鋁產業鏈向精深加工和高端制造延伸。”曲靖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包括加快招引光伏邊框支架、汽車零部件、鋁箔、鋁塑膜、電子產品等中高端材料項目,以及引進布局一體化輕量化車身及整車制造、鋁基復合材料及加工等。
畢竟,綠色鋁“黃金十年”的論斷歷歷在目,曲靖當下所面臨的局面仍然稱得上機遇滿載。而對于綠色鋁產業,多重利好也正在發酵。
首先,新能源汽車對輕量化的需求,已經成為鋁用途的一個重要增長極。
汽車用鋁合金主要包括鑄造、軋制、 擠壓和鍛造四大類,分別占用鋁總量的66%、18%、11%和 5%。鋁合金憑借低密度、高強度、高抗腐蝕性的物理特性,是目前實現整車輕量化的首選。
其次,歐洲碳稅加碼,對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的中國企業,影響在加深,綠色鋁日益成為必選項。
云鋁股份年報顯示,綠色鋁與煤電鋁相比,碳排放約為煤電鋁的20%,根據火電鋁單噸產生13噸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綠色鋁單噸減碳量達到 10.4 萬噸,向歐盟出口所需交納碳稅單噸較火電鋁減少6489.6 元/噸(按歐盟完全取消免費配額計算)。
對曲靖而言,還有一點不能忽視,那就是云南正致力于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隨著中國制造業與南亞、東南亞持續深度融合,曲靖作為云南副中心城市,勢必迎來更多綠色鋁轉型外延發展的契機。
曲靖工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當地對綠色鋁精深加工產業的規劃是“千億級主導產業”。
沖刺這一目標,將是一段持續跋涉的“鋁”途。
(往期回顧:新經濟地方志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