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港股AI概念集體走高,哪些個股領先活躍? ②機構稱行業應用商業化或加速,短線看點有哪些?
財聯社3月20日訊(編輯 馮軼)本周英偉達GTC大會震撼開幕,引發投資者熱烈關注。今日港股AI概念股也集體活躍走高,截至發稿,金山軟件(03888.HK)、赤子城科技(09911.HK)雙雙漲超4%,美圖公司(01357.HK)漲近3%,萬國數據-SW(09698.HK)漲近3%,商湯-W(00020.HK)、優必選(09880.HK)等概念股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英偉達在本周舉行的GTC大會上推出更強大的Blackwell架構的B200芯片及其算力集群。并與比亞迪、聯想集團等中國企業宣布在硬件支持、平臺開發等領域的新合作,AI概念股的行情也受到顯著催化。
據浦銀國際科技分析師沈岱、黃佳琦3月19日發布的報告,借助AI計算以及大模型的能力,英偉達的芯片的應用正在深入氣候、醫療、自動駕駛、機器人、工業工程、軟件等多個領域。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人工智能應用市場潛力巨大,英偉達更加主動地對中國市場進行開放,這對全球人工智能產業鏈供應鏈建設起到巨大促進作用。
此外,3月18日,國內AI獨角獸月之暗面宣布其AI助手產品Kimi已支持200萬字的無損上下文輸入,令短線資金對涉及AI概念的上市公司持續追捧,場內熱度抬升。
開源證券分析師方光照、田鵬3月19日的報告中認為,隨著Kimi等AI產品持續迭代,AI應用商業化或加速。尤其在廣告、電影、游戲等行業,國內外AI多模態大模型的持續突破或大幅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擴大商業化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月之暗面聯合創始人周昕宇還表示,在Sora發布之前公司就已經有多模態方面的研發,目前正在按照固有節奏推進,預計在今年將會有相關產品發布,也刺激了市場對國內AI產業的預期。
浦銀國際還指出,無論是硬件端還是軟件端,應用端還是工具端,各個行業對于AI的需求仍處于摸索的初期階段,來自B端的需求仍在大幅落地和增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