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材科技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凈利潤同比下降30.16%,主要因為玻璃纖維產品價格下滑,市場景氣度較低; ②雖然玻纖行業景氣度不佳,但中材科技投資11.3億元建設年產8萬噸玻纖項目,公司認為可以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財聯社10月24日訊(記者 武超)由于主要業務之一的玻璃纖維產品價格下滑,中材科技(002080.SZ)前三季度凈利潤下滑逾三成。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稱,受前期產能過快增長及下游主要消費市場不景氣影響,今年玻璃纖維及制品行業整體經濟效益下滑明顯,目前景氣度幾乎處于底部,但有望逐步修復。
根據中材科技昨日發布的財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2.32億元,同比增長2.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08億元,同比下降30.16%。
中材科技主要經營風電葉片、玻璃纖維、鋰電池隔膜三大業務。其中,玻璃纖維及其制品主要依靠全資子公司泰山玻纖來運營,玻璃纖維年產能超過135萬噸,系國內產量最高的企業之一。
但今年以來,玻纖產品價格逐步走低,也拖累相關企業業績情況。根據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數據,上半年規模以上玻璃纖維及制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0.10%,利潤總額同比下降53.67%。
有業內分析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過去幾年,我國玻璃纖維的產能出現爆炸式增長,出現產能過剩的風險。而在需求方面,玻纖產品為基礎材料,與下游行業關聯度較強,其應用領域覆蓋建筑材料、交通運輸等領域,今年建筑等市場的需求恢復以及下游開工率明顯不及預期,行業整體產銷面臨壓力,庫存也處于歷史較高位置。但隨著行業新增產能釋放節奏放緩,以及原燃料價格下降,市場格局有望逐步改善。
另一家業內龍頭中國巨石(600176.SH)近日也在互動平臺表示,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隨著玻纖下游主要消費市場集體陷入低迷,行業出現階段性供需失衡,粗紗產品價格快速下跌。今年以來,需求恢復仍不及預期,因此行業內中低端粗紗產品價格較長時間維持在底部。
雖然玻纖行業景氣度不佳,但中材科技沒有停下擴產步伐,意圖通過規模效應緩解壓力。同日公司公告,全資子公司泰山玻纖擬在山東省鄒城市投資11.3億元,建設年產8萬噸無堿玻璃纖維細紗池窯拉絲生產線冷修改造項目,項目建設期6個月。
中材科技表示,該項目在總結原有生產線技術的基礎上,優化產品結構,提升了生產線生產效率。本項目符合公司新材料業務發展布局需要,是公司玻璃纖維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項目建成后公司玻璃纖維產品結構將更加合理。
另外,中材科技還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董事長薛忠民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薛忠民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擔任的董事長職務。公司董事會同時選舉黃再滿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黃再滿現任中材科技董事、總裁,未持有公司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