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本月以來(8月1日-至今),取區間最終市值2000萬及以上,有17家科創板公司獲得北向資金增持比例高于100%; ②增持排名前三的諾泰生物、海創藥業、三生國健均是生物醫藥企業。無一例外,北向資金8月以來對這3只個股的增持量均創歷史新高。
《科創板日報》8月21日訊(編輯 邱思雨) 8月至今,北向資金已連續10個交易日凈賣出,創歷史最長連續凈賣出天數記錄,但部分科創板個股卻獲逆勢加倉,且增持量創出階段性新高。
據《科創板日報》統計,本月以來(8月1日-至今),取區間最終市值2000萬及以上,有17家科創板公司獲得北向資金增持比例高于100%。
增持比例排名第一的是諾泰生物,8月以來獲北向資金增持比例達640.87%。近幾日,北水對該公司的增持量也創歷史新高。
諾泰生物是一家聚焦多肽藥物及小分子化藥的生物醫藥企業,目前已形成多種高端仿制藥原料藥及制劑產品,涵蓋利拉魯肽、司美格魯肽等。
諾泰生物董事長童梓權日前表示,公司正著力開發GLP1及GIP/GLP1雙靶點新藥。另外,他還介紹說,目前公司已建有三個研發中心、兩個cGMP生產基地,分別在杭州和連云港。
從行業分布來看,在北水增持比例居前的10家公司中,生物醫藥企業是主力軍,占據5個席位。其余個股則分散在電子、機械設備、化工等領域,排名靠前的有松井股份、正帆科技、和輝光電、海天瑞聲等。
值得注意的是,增持排名前三的諾泰生物、海創藥業、三生國健均是生物醫藥企業。無一例外,北向資金8月以來對這3只個股的增持量均創歷史新高。
從醫藥行業基本面來看,多家券商在近期發布的研報中指出,在推動醫藥反腐的大背景下,短期藥械新品進院速度可能有所放緩;長期來看,創新藥械、臨床價值高的品種將充分受益,進一步推動行業持續良性創新發展。
股價方面,近期受北向資金青睞的前10家公司的股價多數呈下跌趨勢。8月以來,跌幅較大的公司有吉貝爾、海創藥業、澳華內鏡,分別累計下跌-16.94%、-14.28%、-13.01%;只有松井股份股價上漲,但該公司8月初以來累計漲幅僅2.88%。
業績方面,已公布2023年半年報/業績預告/業績快報的僅有三家。其中,澳華內鏡業績表現亮眼,上半年營業收入2.89億元,同比增長72.74%,凈利潤3807.94萬元,同比增長651.46%。該公司表示,依托新產品AQ-300上市,公司不斷加強市場營銷體系以及品牌影響力建設,持續穩定的為客戶提供滿意的內鏡解決方案,從而實現主營業務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