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鋰電設備廠商信宇人今日登陸科創板,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報41.7元/股,較發行價漲76.1%,總市值40.76億元。 ②深圳多家投資機構都參與了投資,成為信宇人的外部機構股東,包括同創偉業、國中資本等,這些機構目前均實現超三倍賬面回報。
《科創板日報》8月17日訊(記者 敖瑾)鋰電設備廠商信宇人今日登陸科創板。開盤,信宇人股價大幅走高,較發行價23.68元/股漲超76%;盤中股價震蕩走高,一度漲超100%;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報41.7元/股,漲76.1%,總市值40.76億元。
信宇人于2002年在深圳成立,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16年,信宇人開始引入外部機構股東,多家深圳投資機構先后增資入股,包括同創偉業、國中資本、松禾資本以及時代伯樂等,其中同創偉業、時代伯樂通過旗下多只基金連續多輪投資信宇人。
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按信宇人今日收盤價計算,同創偉業、時代伯樂、國中資本等機構均實現超三倍賬面回報。
深圳“有頭有臉”的機構都投了
信宇人本次發行價23.68元/股,發行市盈率46.18倍。其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5.79億元,最終募資凈額為5.06億元,較原計劃超募4395.36萬元。信宇人本次IPO保薦及承銷費用為4548.17萬元,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為民生證券。
招股材料顯示,信宇人本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將用于惠州信宇人高端智能裝備生產制造擴建項目、鋰電池智能關鍵裝備生產制造項目、惠州信宇人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股東結構方面,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楊志明直接持有公司39.69%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
2016年,信宇人開啟對外融資,或許由于是深圳企業,深圳多家投資機構都參與了投資,成為信宇人的外部機構股東,包括同創偉業、松禾資本、時代伯樂、國中資本以及嘉遠資本等。
數據顯示,當前,由國中資本管理的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為信宇人僅次于楊志明夫婦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6.82%;同創偉業則通過旗下5只基金,合計持有5.74%股份;時代伯樂通過旗下3只基金,合計持有4.73%股份。
招股材料顯示,同創偉業、時代伯樂及嘉遠資本都對信宇人進行了多輪投資。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同創偉業對信宇人累計投資7500萬元,時代伯樂累計投資5996萬元,嘉遠資本則累計投入了2000萬元。國中資本則通過旗下的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在2019年一筆投了8000萬元。
對于持續追加投資的原因,時代伯樂管理合伙人周波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鋰電池行業及其上下游產業是重點扶持領域,對鋰電自動化生產設備制造也有推動作用,“信宇人整體團隊較好,持續投入產品研發創新,出于對整個賽道以及企業的持續看好,所以我們進行了不斷的追加投資。”
毛利率低于同行 后期面臨增長壓力
據招股書,信宇人2020-2022年分別實現營收2.4億元、5.37億元以及6.69億元,復合增長率達66.89%;扣非歸母凈利分別為416.32萬元、4983.19萬元以及5013.02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805.96萬元、1.83億元及-4875.81萬元,波動較大。對此公司方面的解釋是,2021年銷售回款規模大,因此有較多現金回流,而在2022年由于業務規模擴大,采購原材料支出增加。
信宇人超過90%的營收來自鋰電干燥設備、鋰電涂布設備和他鋰電設備,其中來自于鋰電干燥設備和鋰電涂布設備收入逐年穩步增長,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2022年貢獻了近70%的營收。公司還有小部分營業收入來自于光學膜材料。
下游客戶方面,信宇人在招股書中稱,寧德時代、比亞迪、孚能科技、鵬輝能源、蜂巢能源、瑞浦能源等國內知名鋰電池制造商均為公司客戶。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戶分別為益佳通(占營收比例28.13%)、比亞迪(15.93%)、寧福新能源(7.38%)、孚能科技(6.19%)以及蜂巢能源(5.02%),前五大客戶合計貢獻62.65%的公司營收。
目前,信宇人營收規模相對較小,綜合毛利率亦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
同行可比公司中,利元亨、贏合科技以及先導智能2022年營收規模分別為42.04億元,90.2億元以及139.32億元,都遠遠超過了信宇人不足7億元的營收規模。
毛利率方面,據申報材料,2020-2021年,信宇人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0.59%及27.24%,而行業平均值為34.38%及31.49%。
在產品結構方面,信宇人當前的設備產品主要用于鋰電池生產工序的前中段,而前中段設備毛利率一般而言低于后段設備。同行業中主營后段設備的利元亨,2021年的綜合毛利率達到38.52%。
與此同時,為了拓展客戶尤其是穩定與龍頭客戶的合作關系,信宇人采取了低價競爭策略,這也導致了公司綜合毛利率較低的現狀。其在申報材料中稱,2022年,鋰電干燥設備的綜合毛利率為14.5%,而剔除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個大客戶的訂單后,該領域的毛利率提升至20.67%。
有關注鋰電設備領域的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鋰電池行業仍然具備較廣闊的發展前景,而上游設備廠商在產業鏈中又具備更強的話語權,但當前信宇人的整線能力較弱,產品結構亦有待完善,可能面臨后期增長乏力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信宇人在上會時獲“暫緩審議”。當時,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并進一步落實兩個事項:一是進一步說明對高郵建設、江蘇益佳通銷售的收入、單價顯著高于其他客戶同類別產品的原因,簽訂合同當年實現收入的合理性;二是結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具體合同條款,進一步說明應收賬款、合同負債會計處理的合理性、謹慎性。